问题详情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职业生涯设计方法的是()

A、职业测评法

B、典型人物分析法

C、实地参观考察法

D、预测法

相关热点: 职业测评   分析法   职业生涯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是职业测评的错误方式。

A、应该选择正确答案

B、以自己的第一感觉作答

C、轻松作答

D、一次完成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剧增。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10万人;201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达699万人;2014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727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生,总人数达到1000多万,是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年,被誉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而从整个国家来看,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导致了部分国有企业的大量职工下岗待就业。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正在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这样一来,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2.2014年5月1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我国一季度经济形势总体分析显示,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但企业整体用人需求不旺,一些吸纳就业人群比较多的传统领域,比如钢铁、航运、煤炭、冶金等用人需求减弱,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相对不足。所以,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说,从供给看,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27万人,增量、增幅均为近三年最大值,再加上往年未就业毕业生,总量压力巨大;从需求看,我国经济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用工需求整体不旺,符合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的高端岗位更加不足;从结构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意愿等同市场需求还有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难以缓解……
针对此种情况,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招生办主任王平认为,当今某些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相对滞后,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尤其是毕业生的专业、职业素质、就业意愿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正在进一步加剧。“我国高校毕业生供求总量矛盾与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长期压力和短期压力叠加,就业形势自然十分严峻。”王平紧皱眉头,“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部分大学生将遭遇‘结构性失业’。”
3.大学生就业难或就业质量差,老百姓投资教育的积极性将会受到极大影响。中国的教育基础在广大农村,农村大学生十几年寒窗苦读就是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境遇。而就业难或就业质量差,从表面上看,影响的是学生个人及家庭的生活;从深层次上看,挫伤的是农民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将会导致社会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近几年,农村大学生的比例出现明显下降,农村初、高中生,甚至小学生主动辍学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不仅使我国教育工作出现倒退,而且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大学生是高层次专门人才,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或就业质量不高,就意味着这一部分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闲置或不能在应有的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这无疑是人才的浪费。国家、社会及家庭为培养大学生投入大量的资金,不少家庭为供养子女上学真是倾其所有,甚至是债台高筑。如此高的资金投入,培养出的大学生不能就业或是就业质量不高,无法回报于社会、家庭,这无疑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在付出高额教育投入而难以就业的情况下,无论是对大学生本人还是对其家庭都是不小的打击,使他们极易产生不平衡心理。上大学最重要的是为人们提供通过奋斗改变生存状况的机会,可以让人们掌握自己的命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使得通过上大学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受到影响,由此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当前,一些大学毕业生已经开始把就业难的原因集中认知为政府措施不力,并且开始有了共同利益的认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他们就有可能拥有共同的群体意识,逐渐形成社会冲突“显群体”。同时,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使社会闲散人员增多,这无疑会对社会稳定造成潜在的不利影响。
4.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院研究员吴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目前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核心是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的问题,即市场供求不匹配,这实际上是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一方面专业设置不能有效回应市场需求。麦可思公司的调查显示,2012届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失业人数为7.41万人,占了本科失业总人数的32.8%。其中,英语、法学、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是2010—2012届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另一方面,毕业生的素质能力不能适应市场即岗位需要,比如动手能力差,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这种情况在扩招较快的专业尤其突出。比如,计算机产业缺乏人才,可是计算机毕业生就业率低,因为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需求,所以产业雇佣有工作经验的人。
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人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由本科生做,本科生能做的事要硕士生做。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的行为,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困难。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能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他们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
5.杨真是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14届本科毕业生。在今年毕业前,他选择了一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从事土建助理工作。
“和一门心思渴望进入体制内就业的同学相比,我更看重用人单位搭建的平台,而不是给予的薪金报酬或福利待遇。“杨真说,求职前他对自己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定位,以此判断自己更胜任哪种工作和岗位,”能同时适合自己性格和能力的工作就是我最心仪的工作。”
兰州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大四学生宁玉娇也非常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在二线城市寻找与管理相关的工作。“艺术设计对电脑技能要求很高,我在这方面较弱,但我很喜欢管理相关工作。我并不看重体制内就业,体制外的就业更有挑战性和包容性,而且现在的公务员也不像想象中那么好干。”
对于杨真、宁玉娇等大学生的求职经历,兰州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李竹梅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能清楚地认知自我,职业规划明晰,因此在很多人认为就业很难时,他们能突出重围。”
然而,与杨真、宁玉娇不同,甘肃某高校一名应届毕业生说:“我是独生女,父母希望我能找一份稳定、离家近的工作。虽然有民企发了面试通知,但我心里不踏实,觉得民企不如国企有保障,所以暂时先不就业。”
有着16年学生就业工作经验的兰州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李竹梅认为,就业机会比比皆是,就业舞台“海阔天空”。但当面对大把的就业机会时,部分毕业生打了“退堂鼓”。
在近日甘肃省召开的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上,多位从事就业工作的负责人感慨:“就业观念的滞后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最大障碍。”一组数据可以呼应这份“感慨”:2013年甘肃民生实事就业项目和各类基层服务项目选拔考试约有15万人报名,但录取计划为1.9万人左右。很多大学生热衷报考基层服务项目,将其视为进入“体制”的重要通道。
李竹梅透露,之前,一所高校举办的以民企为主体的校园双选会提供了2000多个岗位,但最终仅有近百名学生签约。“就业到底难在哪?归根结底,难在心态的调整、观念的转变。很多就业机会输给了‘宁缺毋滥的求职意愿’,输给了‘体制内就业’,更输给了‘再难也不去民企’的就业观。”
6.不久前,中国农业大学对学生的就业意向进行了调查,80%以上的毕业生就业地点首选北京,而前来招聘的用人单位,80%以上都在北京之外。据了解,这样的矛盾在就业市场非常普遍,导致很多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时犹豫不决,最终失去不少机会。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一方面加强对毕业生签约意向集中的地区人才市场的开拓力度,另一方面也引导毕业生确定合情合理的就业希望,先就业再择业,制定多个选择方案。正确的引导,使毕业生的签约率明显增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出“四个一”,即一本《就业指导手册》、一本成功就业杂志、为每位在校学生提供一次免费的职业测评的机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系统,为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价值、明确职业定位提供参考。统计显示,2013年,该校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上升到87.3%,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对外经贸大学就业中心在用人单位中评选出十佳合作伙伴,并由毕业生根据实习和招聘中对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潜力的了解,评选出最佳用人单位。对接收毕业生多、为学校提供实习岗位多、毕业生就业意向集中的企业,对外经贸大学在科研和企业干部、技术人员培训方面提供更多服务。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压力,很多高校领导已经开始对学科结构作出力度较大的调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将一些非优势学科的招生规模削减了50%,有的干脆停招,

职业测评的结果解释的应遵循以下原则()⑴科学性原则⑵客观性原则⑶定量与定性的原则⑷可持续性原则

A、⑴⑵⑶

B、⑵⑶⑷

C、⑴⑵⑷

D、⑴⑶⑷

联系我们 用户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