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秦代规定丞相的位子出现空缺,御史大夫可以递补。这样一来丞相就要小心谨慎,以免遭御史大夫弹劾。这一规定客观上

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行政权的控制

B.规范了中央官吏的职业道德

C.有利于通过制约机制以加强皇权

D.扩大了御史大夫的监察范围

 

相关热点: 御史大夫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根据秦朝官制,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但太尉一职始终空设。在此背景下,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

A.监察百官并掌管财政

B.协助皇帝助理万机

C.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

D.协助丞相管理军事

 

《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御史大夫,秦官,银印青绶,掌副丞相……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秦设置御史大夫,协助丞相处理朝政

B、御史大夫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

C、御史大夫管百官奏章,掌图籍秘书等

D、御史大夫是监察机构的最高长官

 

秦朝中央“三公”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A.太宰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汉代皇帝诏书先下御史大夫,然后转给丞相,丞相上书也由他转达。御史大夫一职多由皇帝的亲信充任,如景帝时的晁错、武帝时期的张汤等。可见御史大夫

A.对丞相具有监督与制衡作用

B.是内外朝制度的具体体现

C.实际上掌握着朝廷行政大权

D.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秦朝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其中地位最高的三个官职是()
A.丞相、奉常、卫尉B.御史大夫、郎中令、太尉C.丞相、御史大夫、太尉D.卫尉、御史大夫、廷尉

联系我们 用户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