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儒家思想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既彼此交锋,互相论战,又彼此渗透,互相影响,出现了思想学术上的欣欣向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秦朝建立后,春秋战国时期的自由读书著书之风很快消失,“焚书坑儒”、刘项“不读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现象相继出现。所以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是一种在历史夹缝中的自由。百家争鸣既不可能出现在战国前,也不可能存在于战国后,只能是战国时期历史的绝唱。

——摘编自岳庆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自由读书著?书之风》

材料二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著名的“存天理,灭人欲”之说。……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的核心特征,并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朱熹的政治主张和认识论。南宋以后儒学居于怎样的地位?

(3)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的影响。

 

相关热点: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争鸣,乃是一种自由的表达,是表现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一个皇权专制的大一统帝国来说,根本谈不上什么民主与自由,怎么可能出现争鸣的局面呢?自西汉以降,再无人与儒家相争,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百家争鸣”抑或“百家争宠”了。“士”渐渐沦落成了“优”,尤其是如东方朔那样圆滑乖巧的“优”。就连清代的大文士纪晓岚,不也是被乾隆皇帝“倡优蓄之”么?直到20世纪初叶新文化运动发轫,国人这才终于迎来历史上第二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文段接下来最有可能表达的内容是()。

A.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

B.知识分子如何反对皇权专制

C.国人得到真正的自由与民主

D.儒家文化在第二个“百家争鸣”时代中的没落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初期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曲折,主要原因是()。

  • A、“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

  • B、“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

  • C、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社会现实

  • D、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各种力量都对社会现实提出了改革时弊的方案,人们观点各异,畅所欲言。出现了百家争鸣。由此可以推知百家争鸣(  )

A.改变了官府垄断教育局面 B.在整体上提高民众素养

C.主要由士大夫推动和引导 D.助推了传统文化的繁荣

汉代与魏晋时期的思想特点分别是()。

A、百家争鸣与崇尚玄学

B、独尊儒术与百家争鸣

C、独尊儒术与崇尚玄学

D、崇尚玄学与百家争鸣

1956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双百”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学术文化领域生机勃勃,硕果累累。“双百”方针是指

A.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B.科技上“百花齐放”,文学上“百家争鸣”

C.全国总共帮助100名特困生,建立100所希望学校

D.在全国办好100所“211大学”,建立100个国家级学科基地

联系我们 用户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