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辛亥革命有着非同凡响的历史意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共和政体成,专制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新陈代谢》(《时报》1912年3月5日)

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时报》描写的社会新事物所涉及到的领域。针对引文描写的现象,试评述民国初年社会的新陈代谢。

(2)据材料二,概述西方学者对民国政体的评价。“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如何理解?

(3)据材料三,分析指出政治制度“真实发生相当作用”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辛亥革命有着非同凡响的历史意味。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历史意味”的历史理解?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先生《狂人日记》这部作品

①抨击了儒家的传统道德

②推动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

③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④全面肯定了西方的思想文化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1977年冬天,全国有570多万考生参加了考试。考生年龄参差不齐,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最大的则有三十六七岁,多少人的命运由此改变。这改变主要得益于(  )

A.扫盲教育的开展 B.《义务教育法》的制定

C.高考制度的恢复 D.“希望工程”的启动

1920年3月,在李大钊指导下,北京大学社会主义研究会和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相继成立,吸收了校内外一批先进分子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并引导他们走向工农,与工人运动相结合。这一举动

A.在实践中构建工农割据理论 B.培养和造就了革命骨干

C.根本目的是宣传马克思主义 D.强调在中国改造旧制度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下表列出了1921—1926年俄国经济发展的部分数据。结合所学,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项目

年份

谷物/百万吨

煤/百万吨

电/百万千瓦时

1921年

37

9

520

1923年

57

14

1146

1926年

77

27

2441

 

 

A.俄国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已经超过了一战以前的水平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推动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C.这些成就源自于余粮征集制和贸易国有化等措施的实行

D.此阶段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苏联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联系我们 用户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