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到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书籍翻译的内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伏尔泰当时推崇中国文化的出发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明19世纪中后期中国书籍翻译出现的新特点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某班就《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应该是

A.现实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B.经济全球化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

C.经济全球化威胁了部分国家的经济安全

D.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

“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对于“解放”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农奴获得了完全人身自由 B.地主不能把农奴当成私有财产任意处置

C.农奴开始享有公民权利 D.农民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容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甲.“致良知”、“知行合一”乙.“工、商皆民生之本。”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義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

近代以来,一大批中外杰出的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许多重大科研成果,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请回答:

(1)指出牛顿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2)袁隆平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其成就有助于解决什么问题?

中国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游说列国,合纵连横,促使各国国君采纳建议。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却善于演讲和辩论,促使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这种差异产生的直接因素是

A.地理环境 B.政治形态 C.经济形态 D.文明程度

联系我们 用户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