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陋室铭》是其名作,生活中,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陋室”。“陋室”何陋之有?论景,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宁静雅致;论情,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君子之交。诗人刘禹锡将书房取名“陋室”所体现的情怀,给当今艺术创作者的启示是:

①应弘扬和培育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从传统文化中吸收精神养料,丰富创作源泉

③坚守信念,艺术创作应扎根生活、相互借鉴

④要有安贫乐道的精神,执着艺术创作的追求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相关热点: 艺术创作者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多选题)下列进出口商品中,( )系海关对美术品进出口管理的范围。

A绘画、书法、摄影作品

B艺术创作者许可并签名,数量为100件的复制品

C批量临摹的作品

D木雕、石雕、根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真正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应该沉降到日常言笑之中,更要沉降到艺术创作者、艺术保管者、艺术宣传者乃至每一个普通的“艺术享有者”。
B:宁杭城际铁路枢纽建设项目完成后,将形成一个交通便捷、生态宜居、空间舒展的绿色城市交通枢纽,能够快速提升南京市的对外交通环境。
C: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五年规划”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由于处在特殊时期,“十三五”规划的编写又格外受到关注。
D: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如果能通过“互联网+”实现互通、共享、合作,并构建出一种“党政主导、社会共治”的社会治理体制,就能消除很多安全隐患。
“微时代”的媒介技术革新与融合,同样改变和重塑着人们的审美感知方式,传统艺术审美活动的固有流程与常规秩序几乎被颠覆一新。德国美学家本雅明所崇尚的“灵韵”艺术的原真性与神圣性亦消失殆尽,艺术审美的世俗化与民主化程度愈来愈高。可以说,自马塞尔?杜尚的现成品艺术以来,被逐渐缝合的艺术与生活在微时代实现了进一步的融合互渗。这不仅表现在艺术的鉴赏只需通过手指在智能手机上的简单点击或滑动即可实现,艺术接受的场所不再局限于美术馆、博物馆、剧院或影院等传统艺术空间而扩大至移动网络信号覆盖的所有区域;更重要的是,艺术创造不再为少数精英们独享,数字媒介技术带来的专业门槛和诸种成本的降低,使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了由单纯的艺术接受者向艺术创作者的身份转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数字技术条件下的艺术鉴赏有哪些实现途径
B.“微时代”艺术审美的大众化程度愈来愈高
C.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艺术创造和欣赏的重要媒介
D.“微时代”的媒介技术对审美活动产生了颠覆性影响
联系我们 用户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