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与《声无哀乐论》同时代的关于礼乐教化的著作是()。
A..徐上瀛《溪山琴况》
B..阮籍《乐论》
C..朱载堉《乐律全书》
D..江永《律吕新论》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下列关于IPv6地址描述正确的是()。
A.IPv6采用主机地址自动配置
B.IPv4地址存放在IPv6地址的高32位
C.IPv6地址为256位,解决了地址资源不足的问题
D.IPv4地址中包容了IPv6地址,从而可保证地址向前兼容
关于等价交换原则的贯彻,新教材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这一内容,运用文字和演示图两种方式给予了充分的说明和表述。这种教科书编写方式()。
A.突出了课程的政治性和思想性
B.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
C.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符合学校发展和地区差异
教研组长:写作教学往往依附于阅读教学。一直以来,写作教学效率不高。下周要给高一新生上写作课,大家有什么建议可以自由畅谈。师1:上次组里安排我调查新生的写作困惑,我先汇报下:多数学生觉得没东西可写,凑字数,压力大;不喜欢老师的命题形式,感觉有点远离生活。师2:既然这样,我觉得第一次写作课就可以把写作与生活的关系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明白生活是写作的重要源泉。师3:我觉得引导学生阅读也很重要,没有输入哪有输出。视频讲解视频讲解视频讲解3——师4:我同意大家的观点。写作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指导层面,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写作的源泉、写作的价值,理解写作是一种表达自我、思考人生的精神生活方式。对上述研讨记录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读写结合教学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B.学生的写作困惑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设计依据
C.社会生活和日常阅读都是学生写作内容的来源
D.教师认为应当引导学生将写作融入个人的生活
上课前我担心《记念刘和珍君》远离时代,会造成学生理解困难,但备课时没想太多,参照一些资料加上自己的理解就写完教案了。一上课就发现学生难以产生共鸣,不太容易进入文本,课堂气氛很沉闷。我当时有点紧张,赶紧调整教学思路。先带领学生反复朗读,体会鲁迅的情感变化,然后把这个变化过程用曲线呈现在黑板上;接着抓住一些重要语句给学生示范如何围绕关键词,比如“猛士”“庸人”等,品味作者情感;最后让学生找出喜欢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我点拨、总结。教案原计划还要分析“刘和珍”形象,但当时没有讲,准备挪到下节课来完成。作为新手教师,我觉得真的要好好考虑学情。对上述访谈记录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如果教师课前有充分预设,课堂教学就能够按教案顺利展开
B.学生缺乏情感共鸣是因年龄小,无法理解鲁迅的文字和思想
C.调整后的教学思路比较随意,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D.充分把握学情是正确处理课堂教学预设及生成关系的前提
在某种进制的算数运算中(76)x=(62)10,则该进制x的值是()。
A.7
B.8
C.9
D.16
联系我们 用户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