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资料一
思达公司前身是C国J省一家冷气设备生产企业。1985年开始生产当时国内市场处于一片空白的家用空调和大型柜式空调,企业获得了迅猛发展。到1994年,思达公司已成为C国最大空调生产基地。1994年,思达公司积累了大量的资金,急需找到新的投资渠道。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机会和公司在家电行业的优势地位,思达公司陆续上马了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电脑等产品项目,希望利用公司的品牌优势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然而,1994年后,思达公司领导层不再看好家电行业,认为家电行业已经面临行业生命周期的衰退期,因此,公司必须开拓新的领域,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
资料二
1995年初,思达公司开始向机动车领域发展。到1995年底,思达公司投资1.5亿元兴建了年产100万辆摩托车的生产线,投资2.5亿元兴建了年产100万台摩托车发动机的生产线。思达公司生产的摩托车凭借先进的技术和新颖的外观,1997年上半年就实现了6万台的销量,销售收入近10亿元。但好景不长,由于思达公司的摩托车单台车的售价较高,其主要消费对象是大中城市中收入较高的人群,而主要的大中城市都于1997年前后相继实行了“禁摩令”,封闭了思达摩托车的消费市场。2005年思达公司不得不将摩托车业务低价转让给其他公司。1997年,思达公司斥资7.2亿元收购了C国国内一家汽车厂,上马中型卡车项目,成为首家非汽车企业入主汽车行业的企业。但是,思达公司在汽车制造方面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对相关业务流程的监管及持续改进能力不足,同时没有对汽车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地调研和分析,其生产经营的中型卡车的承重量都在15吨以下,与市场需求脱节较大,且零部件都需要外购,尤其是动力配置须向竞争对手采购,企业的发展受到竞争对手的制约。2013年思达公司不得不将中型卡车业务出售。从1998年开始,C国加大对新能源行业的政策支持,思达公司领导层认为这一领域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1999年思达公司对高能动力镍氢电池项目进行了立项。2002年,思达公司召开了“高能动力镍氢电池及应用发布会”,标志这个跨度更大的新能源行业成为思达公司的又一个主营领域。至2013年,思达公司是C国仅有的掌握镍氢电池自主专利技术的厂家,技术优势明显,但C国整个镍氢电池市场规模还不大,企业从新能源产业上的获利不足以支撑整个企业的发展。2009年思达公司现任领导人力排众议,坚持成立思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宣布进入房地产行业,希望高回报率的房地产业能给企业发展带来新的转机。然而,之后不久C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宏观调控,房地产业已进入了一个“寒冬期”,资金链紧张,房地产销售面积大降。而作为一个没有房地产开发经验的行业“新手”,要想在宏观政策收紧的情况下,从众多经验丰富、实力雄厚、拥有良好品牌的房地产企业中夺取市场份额无疑难度极大。2010年思达公司房地产业务损失近千万元。
资料三
在C国空调等家电产品的市场需求巨大,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这样的背景下,思达公司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转向与主业完全不相关的领域,对其主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原有的核心能力基本丧失殆尽。思达公司家电业几大业务的经营状况如下:(1)空调器业务。思达公司曾经是C国最大空调生产基地、世界空调器生产企业七强之一,由于思达公司的领导层未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对空调业务扩大投资,公司生产的空调逐渐失去了市场优势,其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已沦为C国空调器三类品牌。(2)洗衣机业务。思达公司的洗衣机业务只在投产的第一年实现盈亏平衡,其余年份都是亏损,思达公司试图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打开市场局面,但效果一直不理想,洗衣机业务的经营状况未得到根本扭转。(3)电冰箱业务,思达品牌电冰箱的发展不尽如人意。2003年思达公司将电冰箱业务全部出售给另一家公司。
要求:简要分析思达公司实施多元化战略的类型、优点与风险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资料一
C国蓝先生在D国攻读物理学硕士学位期间,兼职于D国一家光伏产业的公司,从事光伏组件的销售业务。蓝先生熟悉太阳能电极板零部件产品的销售渠道及客户群体,积累了丰富的销售经验及客户资源,善于搜
集客户需求信息,并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对产品提出改进的建议。2008年蓝先生回国创业,与几位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有识之士按不同比例出资成立了蓝天公司。蓝天公司认为,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而且会产生污染。太阳能是传统能源重要的替代品,光伏产业作为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已经被社会
接受并获得推崇,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市场潜力巨大,各国政府鼓励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光伏产业生产技术已被市场认可,企业生产成本与产品价格不断降低。蓝天公司因此选择生产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产品主要出口欧洲市场,供光伏设备装机时使用,蓝天公司的产品在欧洲市场的交易以美元结算,以预防欧元币值的大幅度变动。蓝天公司的光伏电池板是基于以往积累的客户需求做出的改良产品,研发成本较低,相对市场上的一般产品具有一定的优势。蓝天公司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对产品进行再创新,比同行业的竞争者获得了更高的利润和更多的客户。在C国,由于近年来国际市场对光伏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光伏产品的丰厚利润,吸引了大量产业资本蜂拥而入,一些低端制造企业,也从2009年起投资或组建光伏项目,光伏电池板生产企业很多,蓝天公司基于自身的技术与外销渠道优势,与国内多家光伏电池板生产商达成协议,采用代工模式(OEM),由生产商按照蓝天公司的订单要求,为其提供符合标准的产品。蓝天公司的主要客户是欧洲太阳能发电企业,欧洲国家的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迅速,对光伏电池板需求很大,且不断增长,为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自身优势及市场状况,蓝天公司将收付款模式设定为,在收到客户全部货款后发货,并且在收到合格产品后,支付生产商剩余货款,由此,蓝天公司可以很好地控制资金周转,也有效防范了一些销售舞弊行为。同时,不必在生产阶段投入资金,仅赚取产品购销差价,以最小的资金投入获得最大的资金收益。蓝天公司的光伏电池板业务经营很成功,至2010年已实现净利润1900万元。
资料二
2010年底,蓝天公司召开股东会,研究公司下一步发展方向,蓝先生认为,对于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制造商而言,进军电池板销售业务领域障碍不大,根据他了解的信息,受利润吸引已经有更多的企业投入到这一行业中,其中不乏一批大型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生产企业,这些企业产销一体的优势对蓝天公司业务形成威胁,且为市场的供需状况带来重大影响,2011年以后的市场不一定乐观,因此蓝先生认为,公司应该基于自身的研发实力,开发新的太阳能光伏产品,以有效规避光伏电池板行业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市场风险。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公司自身的优势,将企业做强做大。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蓝天公司开始研发和生产光伏电池接线盒,接线盒在光伏电池组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蓝天公司凭借自身研发实力很快研制出新型光伏电池接线盒,并开始投放市场,这使得蓝天公司的客户从原来的光伏发电企业,扩展到光伏电池板的生产企业,使公司原来的供应商变成了公司的客户。蓝天公司研发的新型光伏电池接线盒供不应求,急需扩大生产规模,传统精密制造企业中山公司提出与其合作的意愿,中山公司正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而与蓝天公司合作生产新型太阳能光伏电池接线盒,正是中山公司向新兴产业转型的契机。于是蓝天公司与中山公司以合资企业的形式达成了新型太阳能光伏电池接线盒生产线的协议,目标是3年内实现1.5亿元的销售收入。根据协议,总投资为1千万元,蓝天公司以研发成果及100万元现金为投入,占40%的股份,其余资金由中山公司投资,占60%的股份,该项目于2011年初投产。
资料三
随着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日益成熟,光伏产业技术革新日新月异,各国政府的相关政策也在不断调整,C国政府已经缩减了对光伏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范围。蓝先生认为,蓝天公司处于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中游,必须向产业链的下游拓展,才能最终成为太阳能光伏企业中的重要一员,蓝天公司于2011年5月将发展方向投向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下游,开始从事光伏逆变器的研发工作,并于2012年8月底投入生产,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效率的高低是决定太阳能电池容量大小的重要因素,与接线盒相比,逆变器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产品进入门槛更高,也意味着竞争对手相对减少。对于新研发的光伏逆变器及其生产线,蓝天公司采用了不同于与中山公司合作的方式,以投入自有资金为主,再吸收部分风险投资资金入股,以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并能完全掌控生产线的运作。2011年,C国大型制造企业上天公司提出与蓝天公司共同开拓光伏产品海外市场的意向,蓝天公司与上天公司签订了营销合作协议,由蓝天公司负责上天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至此,蓝天公司从基于合资形式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接线盒生产线,到采取控股方式的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生产线,再到与上天公司合作的太阳能光伏产品贸易业务,蓝天公司在光伏产业中的产业链不断延伸,其组织结构也从创业期的职能制发展成为矩阵制,蓝天公司正在一步步地实现“成为国内乃至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优秀企业”的目标。
要求:简要分析蓝天公司在发展中注重规避的主要市场风险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4年为实现产业整合,减少同业竞争实施了一项企业合并,与该项企业合并及合并后相关的交易事项如下:
(1)3月20日,甲公司与其控股股东(P公司)及独立第三方S公司分别签订股权购买协议,从P公司购买其持有的乙公司60%股权,从S公司购买其持有的乙公司40%少数股权,两项股权交易分别谈判,分别确定有关交易条款。
甲公司自P公司取得乙公司60%股权作价7200万元,以定向发行本公司普通股为对价,双方约定甲公司普通股价格为4元/股,甲公司向P公司定向发行1800万股,甲公司自S公司取得乙公司40%股权作价5000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7月1日,甲公司向P公司定向发行1800万股普通股,甲公司用于购买乙公司40%股权的款项通过银行划付给S公司,相关股权于当日办理了工商变更手续,甲公司对乙公司董事进行改选,当日,乙公司账面所有者权益为8000万元,包括:股本2000万元、资本公积3200万元、盈余公积1600万元,未分配利润1200万元,其中20×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60万元。
(2)20×4年1月1日,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货款为680万元,根据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政策,甲公司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就该应收款项计提了34万元坏账准备;乙公司账面存货中有360万元为自甲公司购入并拟对外出售,该批商品在甲公司的销售成本为220万元,乙公司未计提跌价准备。
(3)甲公司取得乙公司股权后,双方于20×4年发生的交易事项如下:
7月10日,甲公司将本公司生产中使用的一项专利技术作价500万元出让给乙公司,该专利技术在甲公司的成本为200万元,至出让日已摊销4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预计该专利技术未来仍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乙公司将取得的该专利技术作为管理用无形资产。
(4)至2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乙公司680万元货款及500万元专利技术出让款均未收到,甲公司20×4年对该部分应收款项计提了59万元坏账准备;至20×4年12月31日止,该部分应收账款累计计提的坏账准备余额为93万元,乙公司20×4年1月1日账面持有的自甲公司购入存货已全部实现对外销售。
(5)乙公司20×4年下半年实现净利润800万元,实现其他综合收益120万元,乙公司20×4年12月31日账面所有者权益为:股本2000万元,资本公积32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120万元,盈余公积1680万元,未分配利润1920万元。
其他有关资料:
甲、乙公司均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未向股东分配利润,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判断甲公司合并乙公司交易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注册会计师在对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4年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对其当年度发生的下列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希望能与甲公司财务部门讨论:
(1)1月2日,甲公司自公开市场以2936.95万元购入乙公司于当日发行的一般公司债券30万张,该债券每张面值为100元,票面年利率为5.5%;该债券为5年期,分期付息(于下一年度的1月2日支付上一年利息)到期还本。甲公司拟长期持有该债券以获得本息流入。因现金流充足,甲公司预计不会在到期前出售。甲公司对该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如下(会计分录中的金额单位为万元,下同):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3000
贷:银行存款2936.95
财务费用63.05
借:应收利息165
贷:投资收益165
(2)7月20日,甲公司取得当地财政部门拨款1860万元,用于资助甲公司20×4年7月开始进行的一项研发项目的前期研究。该研发项目预计周期为两年,预计将发生研究支出3000万元。项目自20×4年7月开始启动,至年末累计发生研究支出1500万元(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甲公司对该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1860
贷:营业外收入1860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1500
贷:银行存款1500
借:管理费用15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1500
(3)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200万股股票于20×3年2月以12元/股购入,且对乙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3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价为14元/股。自20×4年3月开始,乙公司股票价格持续下跌。至20×4年12月31日,已跌至4元/股,甲公司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的会计政策为:市价连续下跌6个月或市价相对成本跌幅在50%及以上,应当计提减值。甲公司对该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2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00
(4)8月26日,甲公司与其全体股东协商,由各股东按照持股比例同比例增资的方式解决生产线建设资金需求。8月30日,股东新增投入甲公司资金3200万元,甲公司将该部分资金存入银行存款账户。9月1日,生产线工程开工建设,并于当日及12月1日分别支付建造承包商工程款600万元和800万元。甲公司将尚未动用增资款项投资货币市场,月收益率0.4%。甲公司对该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3200
贷:资本公积3200
借:在建工程1400
贷:银行存款1400
借:银行存款38.40
贷:在建工程38.40
其中,冲减在建工程的金额=2600×0.4%×3+1800×0.4%×1=38.40(万元)。
其他有关资料:(P/A,5%,5)=4.3295,(P/A,6%,5)=4.2124,(P/F,5%,5)=0.7835,(P/F,6%,5)=0.7473。本题中有关公司均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判断甲公司对有关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对于不正确的,说明理由并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无须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某上市公司自2017年起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度取得主营业务收入480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2000万元,营业外收入1000万元,投资收益500万元,发生主营业务成本2500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1000万元、营业外支出15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4000万元,管理费用3000万元,销售费用10000万元,财务费用1000万元,实现年度利润总额6000万元,当年发生的相关具体业务如下:
(1)广告费支出8000万元。
(2)业务招待费支出350万元。
(3)实发工资4000万元,当年6月5日,中层以上员工对公司2年前授予的股票期权(该股票期权等待期至2013年12月31日)500万股实施行权,行权价每股6元,当日该公司股票收盘价每股10元,其中高管王某行权6万股,王某当月工资收入9万元。
(4)拨缴职工工会经费150万元,发生职工福利费90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160万元。
(5)专门用于新产品研发的费用2000万元,独立核算管理。
(6)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金1500万元,该资产减值损失准备金未经税务机关核定。
(7)公司取得的投资收益中包括国债利息收入200万元,购买某上市公司股票分得股息300万元,该股票持有8个月后卖出。
(8)获得当地政府财政部门补助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500万元,已取得财政部门正式文件,支出400万元。
(9)向民政部门捐款800万元用于救助贫困儿童。
(其他相关资料:各扣除项目均已取得有效凭证,相关优惠已办理必要手续)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顺序计算回答问题,如有计算需计算出合计数。计算业务招待费支出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位于市区的某制药公司由外商持股75%且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公司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55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400万元,营业外收入3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280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300万元,营业外支出21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420万元,管理费用550万元,销售费用900万元,财务费用180万元,投资收益120万元。
当年发生的其中部分具体业务如下:
(1)向境外股东企业支付全年技术咨询指导费120万元。境外股东企业常年派遣指导专员驻本公司并对其工作成果承担全部责任和风险,对其业绩进行考核评估。
(2)实际发放职工工资1200万元(其中残疾人员工资40万元),发生职工福利费支出180万元,拨缴工会经费25万元并取得专用收据,发生职工教育经费支出20万元,以前年度累计结转至本年的职工教育经费未扣除额为5万元。另为投资者支付商业保险费10万元。
(3)发生广告费支出800万元,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50万元。发生业务招待费支出60万元。
(4)从事《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项目的研究开发活动,对研发费用实行专账管理,发生研发费用支出100万元且未形成无形资产。
(5)对外捐赠货币资金140万元(通过县级政府向贫困地区捐赠120万元,直接向某学校捐赠20万元)。
(6)为治理污水排放,当年购置污水处理设备并投入使用,设备购置价为300万元(含增值税且已作进项税额抵扣)。处理公共污水,当年取得收入20万元,相应的成本费用支出为12万元。
(7)撤回对某公司的股权投资取得100万元,其中含原投资成本60万元,相当于被投资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10万元。
(其他相关资料:除非特别说明,各扣除项目均已取得有效凭证,相关优惠已办理必要手续;因境外股东企业在中国境内会计账簿不健全,主管税务机关核定技术咨询指导劳务的利润率为20%且指定该制药公司为其税款扣缴义务人;购进的污水处理设备为《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所列设备)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顺序计算回答问题。计算业务(5)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联系我们 用户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