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网 > “呼喊声”热点

在古城荆州,在寒江救人的英雄赵传宇的母校长江大学,涌现出一个英雄群体。2009年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该校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24日下午2时许,在荆州宝塔河江段江滩上的两名小男孩,不慎滑入江中。正在附近游玩的长江大学10余名男女大学生发现险情后,迅速冲了过去。因大多数同学不会游泳,大家决定手拉着手组成人梯,伸向江水中救人。很快,一名落水男孩被成功救上岸,另一名男孩则顺着人梯往岸边靠近。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人梯中的一名大学生因体力不支而松手,水中顿时乱成一团,呼喊声一片。这时,正在宝塔河100米以外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施救,冬泳队员杨师傅、韩师傅、鲁师傅等人陆续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3名大学生却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均年仅19岁。3名“90后"大学生出自道德的、.自觉的舍己救人行动,感动着全中国,引发人们对被称为“迷失的、自我为中心的、无社会责任感的、垮掉的”“90后”的重新认识的同时,也引出了一场“救人值不值”的讨论。就像20多年前,社会对为救掏粪老人而献出年轻生命的大学生张华的评价,带着钦佩、赞叹,也夹杂了不解与惋惜。思考题:结合上述事例,作为一名“90后”,谈谈你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大学生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你如何理解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

短暂的一生

 张思德同志于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一户贫苦的佃农家里。1933年10月,张思德怀着保卫家乡、解放穷人的信念,参加红军当了一名通信员。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第7个年头。这年春天,张思德已经在毛主席身边站岗10 个月了。他响应组织号召来到距离延安70多里的安塞县开荒种地,担任农场的副队长。  几个月以后,眼看着谷子、玉米天天长高、长大了,战士们都特别高兴。农历7月,天气渐渐凉了,农场决定轮流进山烧木炭,好准备过冬,因为张思德曾几次烧过木炭,有经验,农场决定由张思德负责烧炭任务。当队长问张思德有什么困难时,张思德坚定地回答:“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我是共产党员,为人民的利益,就是拼出命,也要把炭烧好!”  张恩德和战友小白在窑洞里干活。张思德用小鑽头刨窑壁、窑顶,小白用锨将刨下来的土扔到窑外,山风传来秋雨,打在山林树叶上发出清晰的响声。两个人在窑洞里紧张而有序地干着。  就在张思德修整右边的窑壁时,突然,窑顶上“啪啪”掉下几片碎土。  “快出去,有危险!”张思德大喊一声,小白还没有领悟过来,刚要转身,张恩德手疾眼快,一把将他推出窑口,就在这时候,只听见“轰隆”一声,两米多厚的窑顶坍塌下来。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小白在窑口被压住半截身子,张思德被整个埋在坍塌下来的土里边。小白大声急叫:“张思德!”呼喊声穿过山谷,传遍山林。  张思德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战友的安全,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才29岁。1.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清晰: 坍塌: 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写了人物的什么品格?体会一下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张思德坚定地回答:“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我是共产党员,为人民的利益,就是拼出命,也要把炭烧好!” 3.文章通过一件典型事例体现了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你能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吗?   4.结合这篇文章,再读读课文《为人民服务》,看看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和同学、老师交流一下,并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案例]
 湖北长江大学生结梯救人,其中三名大学生英勇献身
 “90后”英雄群体舍己救人的事迹,在荆楚大地广为传颂,产生了强烈社会反响。
 三名英勇献身大学生:
 陈及时,19岁,湖北通山县人,长江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一学生。
 何东旭,19岁,湖北枝江市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
 方招,19岁,湖北罗田县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
 为抢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跳进湍急的长江中,孩子得救了,其中3名大学生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24日下午2时许,在湖北荆州宝塔河江段江滩上的两名小男孩不慎滑入江中。正在附近游玩的长江大学10余名男女大学生发现险情后,迅速冲了过去。因大多数同学不会游泳,大家决定手拉着手组成人梯,伸向江水中救人。其中一位同学顾不上脱掉身上的衣服,便跳入水中营救落水的男孩,另外几名懂水性的同学紧跟在后面跳入江中。
 “当时湖水寒冷,直刺骨髓,湍急的水流,让人游起来非常吃力。”据下水营救的学生徐彬程介绍,他的水性还算不错,可是在漩涡里,却怎么也使不上劲儿。徐彬程咬着牙向落水小孩游去。一名落水男孩被成功救上岸,另一名男孩则顺着人梯往岸边靠近。
 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人梯中的一名大学生因体力不支而松手,水中顿时乱成一团,呼喊声一片。这时,正在宝塔河100米以外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施救,冬泳队员们一边给水中的大学生丢游泳圈,一边跳入水中营救落水大学生。他们陆续从水中救起多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却因水流湍急,体力不支,沉没在江水中。
 26日下午,在事发现场,长江大学一位同学说:“至今我们仍沉浸在悲痛之中,心情非常复杂,既感到振奋又感到遗憾。他们年轻的面庞仍浮现在我们眼前,他们的英勇行为说明我们90后的大学生是具有责任感,能够担负社会重任的。”
 长江大学一位负责人说:“大学生救人群体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重新诠释着新时代的道德规范,也构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展示着当代大学生传承的奉献精神,是全社会学习的楷模。”
 请回答:
 (1)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是什么?
 (2)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有哪些?
 (3)结合材料分析,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某日22时左右,某钻井队在天然气矿井施工起钻过程中,因违章作业未能按规定保证泥浆灌注量和循环时间,导致钻井溢流,发生井涌。钻井人员未能及时发现溢流等井涌征兆,井涌迅速转为井喷。钻井队队长迅速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紧急关井措施,但由于回压阀被违规卸摔,井喷无法控制。由于井场设备价值数千万元,钻井队队长未敢下令点火,立即向有关上级公司报告井喷事故,但没有请示点火。公司应急中心主任即率队从A市出发前往事故现场。由于喷出的天然气中富含有毒气体H2S,井喷半小时后钻井队人员开始撤离,并派出2名员工通知井口附近村民紧急疏散,但大多数已经熟睡的村民并没有被他们的呼喊声惊醒,该2名员工也不幸中毒身亡。井喷1小时20分钟左右,钻井队队长派人回井场关闭了柴油机、泥浆泵和发电机等,对井场实施警戒,并向A市政府部门报告事故情况,A市政府立即通报事故所在县政府。而此时离事故地点1km远的当地镇政府却仍未接到钻井队的电话通报。次日11时左右,钻井队接到上级点火指示。而之前公司应急中心主任在途中时就有人向其建议点火,到达镇上后在知道已有人员中毒伤亡的情况下既未做出点火决定,也没有指派专人查看现场点火时机。直到12时30分左右,钻井队某队员意外发现井口停喷,气体从放喷管线喷出,队长才开始组织点火准备。14时左右,派人核实后于16时左右点火成功,险情得到初步控制。第三天上午10时,数百名公安干警、武警组成的几个搜救组进入了井场附近的村庄展开全面搜救,发现大量死亡人员。事后,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的走访报道。一农妇见到慰问领导就哭道:“我家的牛死了”!某村干部叹息道,要是村里有一个高音喇叭,也不致死那么多人啊!还有些人就是不听劝,不肯离开,有的还回去锁门,拦也拦不住!一村民心有余悸地说,他家离井场也就50m,自己是因为和钻井队以前的一个队长比较熟,曾在闲谈时无意中听说过那气有毒,才拼命地跑了出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地某政府官员说,事故1个多小时后,当地政府即组织了数十人的先遣队,派出警车、救护车鸣警笛,沿公路往返行驶,用扩音器呼叫周围山上居住的群众转移。但由于正值深夜,灾区交通通信不便,现场有毒气体浓度太高,虽经多种努力,仍难保证灾区群众全部得到转移。并坦言:“别说老百姓,连我们也不知这竟是一个大毒气筒。”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本案例,如何建立高风险企业与当地政府的互动应急机制?2.该案例在应急决策和现场应急工作的连续性方面暴露出哪些问题?举例说明。3.请分析该事故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4.针对此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演练编制演练方案时应包括哪几个部分?

某日22时左右,某钻井队在天然气矿井施工起钻过程中,因违章作业未能按规定保证泥浆灌注量和循环时间,导致钻井溢流,发生井涌。钻井人员未能及时发现溢流等井涌征兆,井涌迅速转为井喷。钻井队队长迅速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紧急关井措施,但由于回压阀被违规卸摔,井喷无法控制。由于井场设备价值数千万元,钻井队队长未敢下令点火,立即向有关上级公司报告井喷事故,但没有请示点火。公司应急中心主任即率队从A市出发前往事故现场。由于喷出的天然气中富含有毒气体H2S,井喷半小时后钻井队人员开始撤离,并派出2名员工通知井口附近村民紧急疏散,但大多数已经熟睡的村民并没有被他们的呼喊声惊醒,该2名员工也不幸中毒身亡。井喷1小时20分钟左右,钻井队队长派人回井场关闭了柴油机、泥浆泵和发电机等,对井场实施警戒,并向A市政府部门报告事故情况,A市政府立即通报事故所在县政府。而此时离事故地点1km远的当地镇政府却仍未接到钻井队的电话通报。次日11时左右,钻井队接到上级点火指示。而之前公司应急中心主任在途中时就有人向其建议点火,到达镇上后在知道已有人员中毒伤亡的情况下既未做出点火决定,也没有指派专人查看现场点火时机。直到12时30分左右,钻井队某队员意外发现井口停喷,气体从放喷管线喷出,队长才开始组织点火准备。14时左右,派人核实后于16时左右点火成功,险情得到初步控制。第三天上午10时,数百名公安干警、武警组成的几个搜救组进入了井场附近的村庄展开全面搜救,发现大量死亡人员。事后,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的走访报道。一农妇见到慰问领导就哭道:“我家的牛死了”!某村干部叹息道,要是村里有一个高音喇叭,也不致死那么多人啊!还有些人就是不听劝,不肯离开,有的还回去锁门,拦也拦不住!一村民心有余悸地说,他家离井场也就50m,自己是因为和钻井队以前的一个队长比较熟,曾在闲谈时无意中听说过那气有毒,才拼命地跑了出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地某政府官员说,事故1个多小时后,当地政府即组织了数十人的先遣队,派出警车、救护车鸣警笛,沿公路往返行驶,用扩音器呼叫周围山上居住的群众转移。但由于正值深夜,灾区交通通信不便,现场有毒气体浓度太高,虽经多种努力,仍难保证灾区群众全部得到转移。并坦言:“别说老百姓,连我们也不知这竟是一个大毒气筒。”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本案例,如何建立高风险企业与当地政府的互动应急机制

2.该案例在应急决策和现场应急工作的连续性方面暴露出哪些问题?举例说明。

3.请分析该事故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

4.针对此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演练编制演练方案时应包括哪几个部分?

案例2某日22时左右,某钻井队在天然气矿井施工起钻过程中,因违章作业未按规定保证泥浆灌注量和循环时间,导致钻井溢流,发生井涌。钻井人员未能及时发现溢流等井涌征兆,井涌迅速转为井喷。钻井队队长迅速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紧急关井措施,但由于回压阀被违规卸掉,井喷无法控制。由于井场设备价值数千万元,钻井队队长未敢下令点火,立即向有关上级公司报告井喷事故,但没有请示点火。公司应急中心主任即率队从A市出发前往事故现场。由于喷出的天然气中富含有毒气体硫化氢,井喷半小时后钻井队人员开始撤离,并派出2名员工通知井口附近村民紧急疏散,但大多数已经熟睡的村民并没有被他们的呼喊声惊醒,该2名员工也不幸中毒身亡。井喷1小时20分钟左右,钻井队队长派人回井场关闭了柴油机、泥浆泵和发电机等,对井场实施警戒,并向A市政府部门报告事故情况,A市政府立即通报事故所在县政府。而此时离事故地点1km远的当地镇政府却仍未接到钻井队的电话通报。次日11时左右,钻井队接到上级点火指示。而之前公司应急中心主任在途中时就有人向其建议点火,到达镇上后,在知道已有人员中毒伤亡的情况下也既未做出点火决定,也没有指派专人查看现场点火时机。直到12时30分左右,钻井队某队员意外发现井口停喷,气体从放喷管线喷出,队长才开始组织点火准备。14时左右,派人核实后于16时左右点火成功,险情得到初步控制。

第三天上午10时,数百名公安干警、武警组成的几个搜救组进入了井场附近的村庄,展开全面搜救,发现大量死亡人员。事后,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的走访报道。一农妇见到慰问领导就哭道:“我家的牛死了!”某村干部叹息道,要是村里有一个高音喇叭,也不至于死那么多人啊!还有些人就是不听劝,不肯离开,有的还回去锁门,拦也拦不住!一村民心有余悸地说,他家离井场也就50m,自己是因为和钻井队以前的一个队长比较熟,曾在闲谈时无意中听说过那气有毒,才拼命地跑了出来,否则后采不堪设想。当地某政府官员说,事故1个多小时后,当地政府即组织了数十人的先遣队,派出警车、救护车呜警笛,沿公路往返行驶,用扩音器呼叫周围山上居住的群众转移。但由于正值深夜,灾区交通通信不便,现场有毒气体浓度太高,虽经多种努力,仍难保证灾区群众全部得到转移。并坦言:“别说老百姓,连我们也不知这竟是一个大毒气筒。”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1.结合本案例,分析该事故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2.该案例在应急决策和现场应急工作连续性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并举例说明。3.结合本案例,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说明,天然气矿井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4.结合本案例,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试说明天然气矿井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问题。走在回家的路上①这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天完全黑了下来,路幽静得吓人。树枝上偶尔一声猫头鹰的悲啼,或斑鸠的一翅“扑棱”,都会让人毛骨悚然。中午我和爸爸赌气没有吃饭,他那凶神恶煞的面孔让我对这个家失去了兴趣,于是我想到了离家出走,气冲冲地离开了这个让人生厌的家。但究竟要去哪里,我自己心中也没有目标。②远处投来一束灯光让我警觉起来,我想起了小说和电视剧里的恶人抢劫,毕竟我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女生,于是躲在路旁的树后悄悄地观察起来。一个老大爷拖着一辆车慢慢地走来,前面一位老太婆用手电给他照路。我这才放心地走了出去,却把他们吓了一大跳,原来他们是在前面的集镇上卖完烤红薯回家的。老太婆见只有我一个人,她攥紧我的手生怕我逃跑了似的询问情况。我如实地回答了她的提问,她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从灶膛里拿出了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塞到我手中。我推辞不要,其实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只是口袋里没有钱的一句托词而已。③“小姑娘,吃吧,想必你也饿了,这红薯是送给你的,不要钱!”老大爷温和地说。“谢谢了!”我话没说完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他们见我吃得“吧嗒吧嗒”作响一副馋相,老俩口于是笑了起来。我一边舔着手指上沾着的薯泥,一边不停地连续道谢,这时老太婆发话了:“你吃了我一个红薯就千恩万谢,那你的父母养育你十多年,你该吃了他们多少粮食,怎么就为一句不中听的话就离家出走,你觉得这应该吗?”我愣住了,痴痴地望着老太婆,咀嚼着这简单而富有力度的话语,刚刚还愤愤不平的心霎时变得内疚起来,我无言以对,只是低下了尚存余怒的头。④“小姑娘,回家吧,你爸妈肯定会着急的,说不定他们在四处寻你。”老大爷劝慰我说。“我们同走一段吧,等会我们到家后再送你一程。”老太婆拉着我的手往回走。⑤夜更深了,我帮老大爷推着车子往回走,寒风迎面吹来,也没有那么刺骨。猫头鹰偶尔的一声啼叫也不再那么悲凉,斑鸠的“扑棱”也仿佛是在用暖翅给它的孩子遮当风寒。我聆听着车轱辘的转动声,它和北风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好像奏响了一首回家的进行曲。⑥“小翠!小翠--”(化名),前面传来了熟悉的呼喊声,我知道那是爸爸妈妈撕心裂肺的呼唤。滚烫的泪水抑制不住从眼眶中涌了出来,我情不自禁地大声回应:“我在这儿--”⑦“我在这儿--”我和老大爷、老太婆齐声回应。⑧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这冬夜幽深的小路呀,它留下了我美丽的记忆,留下了我深深的成长足迹!1.从第③⑤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③段中找出一个病句,并加以修改。2.指出该习作的优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社会传播过程中至少要求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成为A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些行动称为B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做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

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A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A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B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能沿电线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就很快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哪里着火了?”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达时,如果接受这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邵旭修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7.下列对文中A类传播行为和B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A.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B.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技能接受符号。

C.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和资源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D.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资源接受符号。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的接受者;两者角色可以转换。

B.劝说参与者和娱乐参与者,由于传播行为目的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接受劝说者会加强防范,追求娱乐者会“悬置怀疑”。

C.如果需要,传播过程可以循环往复,B类传播行为者可以转为A类传播行为者,A类传播行为者可以成为B类传播行为者。

D.接受者接受一些讯息,如汽车喇叭声、“失火了”的呼喊声,感觉会发生突变,不需要加工讯息,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

9.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