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网 > “父老乡亲”热点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兰草

   ①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②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③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④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趟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两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A】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分,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B】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C】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______________。   ⑤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1.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________的特性。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词语是:(小时候) ;(救灾时见了兰草) 。2.第④段有两个层次。在下面题目中的横线里各填写—个恰当的词,概括层意。答:第一层: 兰草。 第二层: 兰草。3.“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竟”,表露了作者发现兰花时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④段里画横线的句子中用了“顽强拼搏”一词,本段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④段有A、B、C三个分句,请你根据本段的内容,给C句的空缺处补写句子,与A、B两个分句构成排比。答: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________________。6.你喜欢文中的哪句话?请说说理由。(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真的可以歇一歇了吗?敬爱的团组织:当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从我那贫困的家乡来到繁华的首都上学时,除去成功的喜悦,更多的却是囊中羞涩的窘迫。确实如此,初三那年父亲就一直不同意我报考高中,而是希望我报考中专,最好是师范,以便能尽早参加工作,减轻家庭的负担。我当然能理解父亲的心情,家中的经济条件我也清楚:住房曾经历过1975年那次洪水的袭击,全村同一时代甚至相对年代更晚一些的房子都在洪水中销声匿迹。它虽然幸存下来了,但也已经伤痕累累。贫苦的农民,能支持两个孩子同时上到初中毕业,翻开我们村子的历史,确实为数不多。天知道父母怎么会如此的不幸,我们硬是违背了他们的意愿,报考了高中。当他们劝阻时,我赌气要扯下屋子里满墙的奖状,塞到火炉里去让其化作灰烬。爸爸和妈妈终于屈服了,让步了。十多年来,他们唯一的精神寄托不就是那满屋金光闪烁的奖状吗?高中的三年,熬白了爸妈头上的乌发,压弯了他们曾经坚挺的脊梁,四十多岁的人看起来有六十多岁。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每当看到他们刀刻的皱纹和霜染的白发时,我心如刀绞。我后悔:如果时光能够倒转,我一定会在初三时尊重他们的意愿,去当一名小学教师,或者像村里的其他人那样辍学做一个打工仔。然而时到今日,我除了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奋勇前进外,已经别无选择。我也许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今年我考了全县第一,弟弟也考上了大学,可谓双喜临门。父母那阴沉了三年的脸终于绽出了笑容。然而,笑容是那么的短暂,几乎让人无法觉察。双喜临门?不,是双苦临门!兄弟俩开学近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如何筹集?刚刚消散的愁容再一次遮掩了父母脸庞。我清楚地记得,在我接到录取通知书那天,爸爸只说了一句话:“该来的总会来的……”是的,该来的总会来的!村里有的人说我们哥俩是村里的福星,因为我们让自己的父母头一次在村里显赫;有的人说我们是灾星,因为18年来,我们已经吮尽了父母的血汗,压弯了他们的腰。现在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了,却还不得不继续吮吸下去。时至今日,父母依然盼不到直起腰的日子。世界上最忠厚的民族是中华民族,中国人中最朴实忠厚的人是贫苦的农民,我的父老乡亲就是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正当我们全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几千元现金无声无息地塞到了我的手中。乡亲们都不富裕,更谈不上阔绰,许多人也同样是勒紧裤带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可是……尊敬的团组织,我应当如何去感谢我的亲人,感谢我的父老乡亲们?他们给予了我人生的第二次生命。从那一天起,我就暗暗地下定了决心,他日不功成名就,无颜再见家乡父老!我来了,来到了首都,来到了向往中的大学,带着憧憬,带着父母的嘱托,带着家乡父老的一片希望……记得上小学时,老师就教育我们:长大要考上大学。从小学到初中,再从初中到高中,考大学是我唯一的目标。今天,梦已圆,向往中的大学就在我的身边。然而,眼前的大学让我欣喜让我忧,我由此陷入迷茫与惆怅。美丽的校园、漂亮的教学楼、宁静的图书馆、摆满各种先进仪器的实验室……这一切都让我这个只见过锄头和铁锹的农村娃感到无比兴奋,我真的走进了梦境中的知识海洋和科学殿堂吗?然而,曾记得中学的老师这样告诉我们:“你们现在要努力学习,刻苦刻苦再刻苦,中学是在苦水里泡出来的,大学是在糖水里泡着的。”现在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们也以同样的口吻告诉我:“大学学习很轻松,混混就有60分。”啊,难怪宿舍常常牌桌高垒、餐馆里猜拳行令、校园里成双成对……敬爱的团组织,我真的可以歇一歇了吗?我感到矛盾和困惑,雄心勃勃的我难道真的太过天真了吗?我仿佛失去了自己的目标,如同一艘迷失航向的小船,在茫茫的大海上漂荡。一个月来,我一直在苦苦地寻觅。终于,上个星期天我找到了从前的自己。那天我去北京气象学院找老同学,发现她正伏案苦读。她告诉我她想专升本。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几乎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她还自豪地告诉我,她在军训中获得了优秀个人奖。那一刹那间,我被震撼了,她的思想、她的精神、她的毅力和那种永远向上的志气,不正是我们所缺少和急需的吗?我感谢她,像感谢以往的许多诤友一样。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朋友给予了我真诚的帮助,我永远地感激他们,他们的肺腑之言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回来后,我认真地作了一番思考。虽然大学梦已圆,但需要我去争取的还很多:奖学金、三好学生……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而最紧要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四年有限的学习时间,多学一些知识,以报答生我养我的父母和鼎力支持我的父老乡亲,以报答培育我的党和养育我的祖国。尊敬的团组织,请您放心,我决不会辜负组织对我的期望。为了我和我们灿烂的明天及美好的未来,我将朝着我的目标一如既往地奋斗下去!62961班徐东1996年10月17日

关于农村税费--调整还是取消?
现在的三农问题主要是由四项不合理的政策造成的:
1、现行的农村税费制度,
2、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3、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4、岐视性的就业政策。
这四项政策就象四座大山一样压在我们的父老乡亲身上,形成新的剪刀差DD 城乡之间的剪刀差,并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一方面我们在城市里看到的是一派现代化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农村却是一片萧条,有些学者认为,我们的农村已经是“垂死的农村”。城乡剪刀差到现在已经到了不能再扩大的地步了,它的存在不仅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的农村社会的稳定,而且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全社会的稳定。为此,现行的农村政策需要作出变化,以防止城乡剪刀差的进一步扩大。
下面我就从农村税费改革为例,和大家一起对现行农村政策的变化作一个粗浅的分析。
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目前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看法:
一、官方认为:通过税费改革,合理确定农民的税赋水平,取消一切面向农民的乱收费,把农村分配关系纳入法制化轨道,使农民负担总水平保持长期稳定,从而达到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目的。
二、以李昌平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可以停下来,不必搞了。这么多年来,我们找农民要的够多了。现在的问题不是怎么改的问题,是现有的农村税费制度有没有存在的合理性。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取消农民负担。
第一、是中国农民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发达国家如法国,每年向农民人均补贴40000人民币以上。不发达的国家如印度,不找农民要负担,还提供免费教育和医疗。如果我们的农民每年要交几千亿的负担,怎么参与国际竞争呢?世界上仅有中国和越南找农民要钱(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中国农业GDP的比重仅占15%,却要养活70%的人口,还承担广大农村的公共品安排已经是不可持续了,根本无力承担税费任务。
第三、按照温铁军的观点,农民的土地承担着社会保障功能,没有那么种经济学认为社保资料应该纳税。
第四、找农民收100元税费,却要支出94元成本,找农民收税费已经背离了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
第五、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应该进入“以工补农”阶段了。
所以,不仅要取消农民负担,今后要逐步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保健的投入。
[分析题,10分]
关于农村税费--调整还是取消?
现在的三农问题主要是由四项不合理的政策造成的:
1、现行的农村税费制度,
2、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3、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4、岐视性的就业政策。
这四项政策就象四座大山一样压在我们的父老乡亲身上,形成新的剪刀差DD 城乡之间的剪刀差,并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一方面我们在城市里看到的是一派现代化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农村却是一片萧条,有些学者认为,我们的农村已经是“垂死的农村”。城乡剪刀差到现在已经到了不能再扩大的地步了,它的存在不仅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的农村社会的稳定,而且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全社会的稳定。为此,现行的农村政策需要作出变化,以防止城乡剪刀差的进一步扩大。
下面我就从农村税费改革为例,和大家一起对现行农村政策的变化作一个粗浅的分析。
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目前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看法:
一、官方认为:通过税费改革,合理确定农民的税赋水平,取消一切面向农民的乱收费,把农村分配关系纳入法制化轨道,使农民负担总水平保持长期稳定,从而达到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目的。
二、以李昌平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可以停下来,不必搞了。这么多年来,我们找农民要的够多了。现在的问题不是怎么改的问题,是现有的农村税费制度有没有存在的合理性。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取消农民负担。
第一、是中国农民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发达国家如法国,每年向农民人均补贴40000人民币以上。不发达的国家如印度,不找农民要负担,还提供免费教育和医疗。如果我们的农民每年要交几千亿的负担,怎么参与国际竞争呢?世界上仅有中国和越南找农民要钱(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中国农业GDP的比重仅占15%,却要养活70%的人口,还承担广大农村的公共品安排已经是不可持续了,根本无力承担税费任务。
第三、按照温铁军的观点,农民的土地承担着社会保障功能,没有那么种经济学认为社保资料应该纳税。
第四、找农民收100元税费,却要支出94元成本,找农民收税费已经背离了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
第五、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应该进入“以工补农”阶段了。
所以,不仅要取消农民负担,今后要逐步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保健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