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五代宋元时期民族史得到了大发展,这一时期写成的民族史著作有辽史、金史、契丹国志、大金国志、蒙古秘史等。

A、对

B、错

相关热点: 民族史   一时期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在2016年11月召开的文代会上提出: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奋斗,推动我国社会发生了全方位变革,这在中华民族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面对这种史诗般的变化,我们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史诗是人民创造的,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从而深刻提炼生活,全景展现生活。根据材料回答题。材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②人的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④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查看材料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阅读以下资料摘编,联系资料所涉及的“中华文明史是五千年还是一万年”这个课题的形成和初步进展,说说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大趋势。——“中华文明五千年”这一沿用了近百年的说法,是依据司马迁《史记》以黄帝为古史开端的旧说推演出来的。100年前,中国的考古工作还未起步,用碳十四测定古物年代的方法尚未发明,西方学者对于中国古史的说法尚未传人中国。当代有学者认为,这一判断形成了中华文明发源的一元论,并把我国的文明发展史与民族形成史抹掉了。——西方学者的看法是:20世纪初期,认为中华文明来自古巴比伦,全长四千余年。20世纪中期,依据西方学者的标准(必须同时具有系统的文字、青铜器、城市、神庙),认为中华文明全长只有3400年。20世纪晚期,西方学者面对7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工作的巨大进展,宣称这一大批新材料一再改变他们对中华古史的看法,可能还需要10年功夫,才能对所有的新发现进行有价值的综合。——1991年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教授发表谈话,认为时至今日,重建中国古史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可把其框架概括为“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启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1997年,海峡两岸史学家合撰中华民族史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提出了“中华文明史可追溯到万年前”的论点。1999年,史学家史式著文阐释,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逐渐转入农耕生活,开始定居,进入母系社会。一万年是文明史,是中华文明从开始到逐渐形成的历史;五千年是国家史,是从许多方国逐渐合并成为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历史。以前西方学者说中国的水稻栽培技术来自印度,因为印度考古发现在7000年前已有人工栽培稻谷;但是不久之前,湖南澧县彭头山古文化遗址中出现了距今9000年的人工栽培稻谷。以前总认为中华文明完全产生于黄河腹地,中华民族来自黄土高坡,但是通过对7000年前河姆渡古文化遗址的发掘,了解到我们的先民已以轻舟出海,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海洋民族,现代遗传学家也通过对DNA的分析,为此提供了旁证;学术界正在重新探讨中华文明发源于东南发展于西北的说法。以前文艺界认为中国上古时代缺少神话与史诗,现在发现保存在民间,停留在少数民族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口头上的神话与史诗十分丰富。以前只知道中国古代有几项重要的发明,现在的考古发现说明,全人类200项最重要的发明创造,追本穷源,一半以上都是中华文明的产物……(以上资料采自史式《五千年还是一万年》,见《团结报》1999年6月10日)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少数民族政权创立者对其祖先追述如下

?

政权及创立者

民族

史书记述

出处

汉刘渊

匈奴

汉室之甥

《晋书·刘元海载记》

夏赫连勃勃

匈奴

大禹之后,世居幽朔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

北燕慕容氏

鲜卑

有熊氏(炎帝)之苗裔,世居北夷。

《晋书·慕容廆载记》

北魏拓跋氏

鲜卑

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

《魏书·序记》

?

?

该记述可以说明

A.北方民族共同的民族起源

B.北方少数民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

C.北方民族政权的制度沿革

D.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民族融合

2017年3月10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的审议。***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也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这是因为()①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②我国各民族发展依然不平衡③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④我国历史遗留的民族隔阂已化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世纪初期至18世纪后期的150年间,原生活于我国伊犁河流域的蒙古族土尔扈特人曾经迁至伏尔加河流域。在饱受沙俄奴役和欺凌之后,思念家乡,思念故土,土尔扈特人毅然在渥巴锡汗率领下返回祖国。1771年1月5日,他们击溃了平时欺凌他们的沙俄殖民军,焚毁了不能带走的全部物产,33000多户169000多人一起踏上回归的征程。前有拦截,后有追击,还要受严寒和饥饿的煎熬。经过半年艰苦历程,回到祖国,只剩下15000多户,7方多人,牺牲过半。土尔扈特人不畏难险万里迅迢回归祖国,是18世纪我国民族史上一桩重大事件,也是世界史上罕见的悲壮义举。”“锡伯族原生活在东起吉林、西至呼伦贝尔、北自嫩江、南至辽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清朝,锡伯族被编入八旗。1764年,为守护祖国的西部边疆被派遣至新疆戍边。他们在新疆一边练兵习武,一边开挖水渠引伊犁河水,在大渠两旁开荒种田。19世纪初,张格尔入侵新疆煽动叛乱。英勇善战的锡伯营官兵奉命随同清军平定了叛乱。19世纪中叶,锡伯族人民配合清军收复新疆,英勇地捍卫了祖国的西部边疆的安全。”
联系我们 用户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