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网 >继续教育 >学历类 >试题详情
问题详情

《六千多麻风病人从何而来》 某市卫生局接到各区县有关部门的报告,报告反映有大批麻风病人从几个省区流入该市,其中该市的一个县两年多时间就流入麻风病患者六百多人。依此推算,全市约有六千多麻风病人在到处流窜。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啊!全市人心惶惶,犹如躲避瘟疫,不少人跑到外地去了。这个情况引起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特派局办公室刘秘书带调查组进行调查,并拿出解决方案。刘秘书没有盲目轻信,而是和调查组的同志首先对此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大家认为,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我市不可能在短期内增加这么多麻风病人,其他省区也不可能让这么多麻风病人到处流窜。为了弄清情况,他们深入各区县,走村串户,做了大量的调查,发现原来是一些人为了骗取民政部门的钱财,假冒麻风病人所致。调查组对麻风病人骤然激增这一现象不盲目听信,而是提出疑点,加以综合分析,并深入进行调查,戳穿了一些人假冒麻风病人骗钱的骗局。并将情况写成调查报告,提出要加强对外地流窜我市假冒麻风病人的管理的建议,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使这个问题很快得到解决,消除了群众的恐惧心理,全市又恢复了安居乐业的太平局面。分析案例对秘书人员有何启示。

相关热点: 麻风病人   调查组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某地区40万人,经麻风病普查,查出麻风病人80例,可得出下列哪一项指标()。
A.麻风病发病率为20/10万
B.患病率为20/10万
C.罹患率为20/10万
D.续发率为20/10万

小题1: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病情严重者可致残致死。为了给病人更好的治疗,也防止病原体的扩散传染,我国在五、六十年代曾于偏僻山村成立麻风康复村,集中救治麻风病人。由于交通不便,加之世俗对麻风病的偏见,麻风村中孩子的教育异常困难。
当台湾女记者张平宜来到四川凉山一个麻风康复村时,她看到村子里孩子读书的艰难,看到孩子求知的饥渴眼神,她决心放弃原来衣食无忧的优越生活,投身康复村的教育事业。她说:“我是一个母亲,看到麻风村的那些孩子,我无法掉头而去。”对她的举动,有人不理解,但更多人很感动。假如推荐张平宜作为“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要让你即席推荐发言,你将怎样表达你的看法和内心的感动?
请你以此写一段文字,字数不少于80字。
小题2:题目:这样做,值得
或许是一次选择,或许是一种坚守,或许是一个尝试……当我们回眸时,因为它表现了真我,锻炼了意志,增加了勇气,丰富了我们的人生阅历,从而让我们铭记,并为之深深回味。
要求:(1)以记叙为主,兼用多种表达方式;
(2)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
(3)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也不要超出所给字格;

孙思邈一生为济世救人而行医,堪称中国古代医德史上的一座高峰。据史书记载:隋文帝请他当国子博士,他托病不去;唐太宗召他到京师咨询,授予爵位,他谢绝;唐高宗时,他又回绝了做谏议大夫的皇命。他对病人却从不怠慢:93岁时病归故里,他仍服务于求诊病人;仅经他亲手治疗的麻风病人就有600多名,且“莫不一一抚养”。由此,给予孙思邈的最佳评价应该是(  )。

A、药王

B、苍生太医

C、苍生大医

D、神医

E、真人

目前对麻风公认的传染源是

A.患有麻风的病人

B.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

C.麻风病人和带菌动物

D.患过多菌型麻风的患者

E.查菌阳性的少菌型病人

孙思邈一生为济世救人而行医,堪称中国古代医德史上的一座高峰。据史书记载:隋文帝请他当国子博士,他托病不去;唐太宗召他到京师咨询。授予爵位,他谢绝;唐高宗时,他又回绝了做谏议大夫的皇命。他对病人却从不怠慢:93岁时病归故里,他仍服务于求诊病人;史书上说,仅经他亲手治疗的麻风病人就有600多名。且“莫不一一抚养”。由此。给予孙思邈的最佳评价应该是(  )。

A、药王

B、大医

C、神医

D、苍生大医

E、真人

联系我们 用户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