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网 >招录考试 >公考 >试题详情
问题详情

近来一系列关于社交网络的研究表明,虚拟社交并不能真的扩大交际圈,相反,人越多地使用网络社交,越可能感到孤独。心理学专栏作者玛利亚称,互联网具有使人疏远的天然属性。1988年,学者罗伯特发现,在人们最初使用网络的1到2年间,快乐感和社会连接感会持续下降,其对家庭关系影响最大,网络使用者和家人的联系与交流会明显减少;此外,随着社交圈缩小,抑郁和孤独感也会增加。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分析了社交网络使用和人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与那些不使用Facebook的人想比,使用者整体自恋水平更高,社交中的孤独感更强。此外,社交网络使用过多,还会降低亲密关系的满意度,原因在于它会催生嫉妒和怀疑。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社交网络暴露的信息更多,更有可能暴露出自己伴侣过去的经历以及与他人交流的信息;社交网络信息的模糊性,还会引起更多的猜测和想象。当人们将更多的时间花在线上,还会减少现实中与伴侣的相处时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莫尔?伯克对1200名Facebook使用者进行了纵向研究,针对用户在Facebook上的一系列行为(比如点赞、私信、评论等),分析了这些行为和幸福感、连接感的关系,结论是:社交网络本身并不会使人感到不幸福和孤独,但它的某些功能和特性容易对人造成不良影响。莫尔讲社交网络上的行为分为三类:“点赞式交流”(没有实际内容,只是机械点赞或发送泛泛的赞美和祝福)、“广播式交流”(比如浏览朋友圈中的最新动态)和“创作式交流”(沟通内容是个性化的,通常是一对一的,也是更发自内心的交流)。他还将社交网络上与沟通对象的关系分为两类:强关系(指与比较亲密的朋友的关系,通常他们在线下也认识)和弱关系(指与不认识或不太熟悉的人的关系)。用这两个维度分析社交网络上不同的关系和沟通方式对人的社会连接感、幸福感造成影响时,他发现:从总体上来说,社交网络的使用频率与人的孤独感、幸福感并不直接相关。接收到来自“强关系”的交流则对幸福感没有影响;接收到“创作式交流”,会明显提高人的幸福感与连接感,而“点赞式交流”“广播式交流”则对二者没有影响。因此,当人们在社交网络上沟通时,只有接收私人层面的沟通内容,才会有助于孤独感的减轻和幸福感的提升。此外,社交网络上的“被动消费”(指没有目的、不经意间接收到的信息)会降低连接感和幸福感。莫尔发现,看别人的社交页面会让人产生更多的抑郁情绪,这与人们在社交网络上过于在意自我展示有关。社交网络是一个展现自我的渠道,人在社交网络中展现的形象,已经成为个人品牌的象征,这也使得人们格外在意社交网络中的个人形象维护。计算机和虚拟现实技术专家兰尼尔说,社交应用使人们有机会将自己塑造为“虚拟模范”,因为我们不必经历在表现自我时可能会遇到的尴尬,比如说话卡壳、发挥失常、仪态不佳等。我们可以精心修饰每一张照片,编辑每一段文字,展现一个完美的自己。但正是这种对于塑造完美自我的需求,使得人们被“囚禁”在自我表现的监牢中。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多地看到他人精心设计的形象,被动消费了这些形象后,下意识的“社会比较”会在无形中使其更加无法安于自己的生活,变得更为焦虑。根据莫尔?伯克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哪一结论?
A.强关系的“点赞式交流”有助于提高幸福感B.获得一个不太认识的人的点赞会使人快乐C.强关系的“创作式交流”会使幸福感显著增加D.经常浏览朋友圈能够增进朋友间的相互了解

相关热点: 幸福感   孤独感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社会成员的幸福感是可以运用现代手段精确量化的.衡量一项社会改革措施是否成功,要看社会成员的幸福感总量是否增加.S市最近推出的福利改革明显增加了公务员的幸福感总量,因此,这项改革措施是成功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上述改革措施并没有增加S市所有公务员的幸福感

B.S市公务员只占全市社会成员很小的比例

C.上述改革措施在增加公务员幸福感总量的同时,减少了S市民营企业人员的幸福感总量

D.上述改革措施在增加公务员幸福感总量的同时,减少了S市全体社会成员的幸福感总量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对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价值判断。这说明

A.幸福感作为人们的价值判断,以价值选择为基础

B.幸福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促进作用

C.幸福感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D.幸福感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前提和基础

   在人们选择前进目标和获得幸福感的关系上有三种状态:当目标唯一且难以达到时,幸福感往往很低,因为只有一条道路可通“罗马”;当目标不唯一且有多种选择时,幸福感会随之增加,因为有多条道路可通“罗马”;当目标切合实际且实现时,幸福感就会变为最大,因为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为“罗马”。

三个“罗马”带来了三种“幸福感”,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无论是科技因素、心理因素,还是其他种种因素,对于幸福感的产生均不是必然的,同时也是不可度量的。那种有了科技、满足了个人追求就必然会幸福的想法是站不住脚的。同样,他们对于幸福感而言,其作用也并非总是正向的。应该说,在幸福感来源问题上,科技、心理或是其他诸如价值体系等,只是影响因素,同幸福感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下列哪个选项最符合这段文字的意思:

A、科技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B、科技仅仅是幸福感的影响因素C、科技对于幸福感的产生是不可度量的D、科技对于幸福感的作用并非总是正向的

幸福感是所有积极心理构成成分的核心,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

B、积极的自我概念建构与对得与失的态度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C、辩证地看待消极的事情,多从积极面看待和思考事情,有利于提升幸福感

D、消极情绪的存在具有进化意义,不会阻碍幸福感的获取

联系我们 用户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