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师: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出示网上广泛传播的:一位老太太背着一捆柴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师:面对这样一幅照片.大家想说什么生:我的心里很难受,这样大的年纪还要从事繁重的劳动。腰也弯了,背也驼了,生活还是没有改变。老天怎么不公平啊!生:我们年轻一代要为改变这样的现状而努力。在我们校园里,我们发现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佝偻着身子在垃圾筒旁仔细翻找着矿泉水瓶。昨晚,我们寝室的三个同学收集了一些塑料瓶送给了她.顺便帮她提回家。生:古人都有“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而今天呢公交车上几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却只能站着!中国国民的精神基础由此可见.国民教育的提高看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培养啊。师:这是目睹之怪现状,根源在哪里,孟子认为——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这是当时的病态社会。师:诗圣杜甫沉痛地写到:朱门酒肉臭——生:路有冻死骨。师:这两句诗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控诉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生:富贵人家的狗有特别的服装,吃罐头食品,而人民吃不饱饭。生:更可恶的是当权者还推卸责任。认为老百姓生活贫困是收成的问题,所是天灾。师:这是“王道之阻”的根本原因。孟子批评“拔一毛而利天下吾不为也”的自私现象,用乱世流亡图和王道刻画的清明上河图相对照,希望君主深刻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孟子的“民为责,君为轻”的思想在现在是否过时望同学们课外思考。对该教学实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设计不同类型的课堂提问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B、扩散式提问不拘泥于课文,由古人今,引发对社会现状的思考C、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解读儒家经典的现实意义D、打破了传统的接受型学习模式,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关于失业保险基金的领取,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余某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病逝,发放的丧葬补助金和其供养的配偶的抚恤金B:蔡某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被劳动教养,其申请的失业保险金C:小斌失业后领取的1年失业保险金D:欧阳莉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因出了交通意外申请的医疗补助金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后的协议,必须是()的结果。 A:人民调解委员会同意B: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C:与人民调解委员会协商D:双方当事人认同,但可以有一方缺席
2009年5月,柏某因与次子发生口角后离家出走,在马路上不幸被车撞倒,生命垂危。在医院抢救时,柏某考虑到自己的情况危急,当着两个儿子和两名护士的面交代:“我死后的全部财产留给大儿子”。后经全力抢救,柏某脱离危险并逐渐好转,两个月后康复出院。2012年2月,柏某因病去世。柏某两子就能否继承遗产的问题发生纠纷。关于柏某次子继承权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柏某次子无权继承遗产,因为柏某口头遗嘱交代遗产由长子继承B:柏某次子有权继承遗产,因为他是法定继承人,柏某无权立遗嘱剥夺他的继承权C:柏某次子有权继承遗产,因为柏某在危急情况解除后没有另立遗嘱D:柏某次子无权继承遗产,因为柏某与次子争吵导致柏某发生车祸
()情况下,救助站不应终止救助。 A:救助站发现流浪乞讨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个人情况的B:流浪乞讨人员身患重病的C:流浪乞讨人员自愿放弃救助离开救助站的D:流浪乞讨人员擅自离开救助站的,视同放弃救助
流浪乞讨人员何某于2012年5月9日被送进救助管理站,根据规定,何某到()就过了救助期限。 A:2012年6月9日B:2012年5月20日C:2012年9月9日D:2012年11月9日
联系我们 用户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