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网 >中学类 >高级中学 >试题详情
问题详情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81年,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经过多年战争洗礼,大陆军已成为新生美国的中流砥柱,成为一支最有组织性和富有战斗力的力量。但当时的大陆议会还欠着一大笔士兵的军饷和伤亡者的抚恤金。军官们觉得自己出生入死打了胜仗,却让一群养尊处优的文官管着,居然还要不下来钱。在这种形势下,1782年,刘易斯·尼古拉上校致信华盛顿,将此时种种弊端归咎于共和制。他在信中说道:那种把我们从难以想象的困难中引向胜利的才能,那些得到军队普遍尊重和崇敬的品格,定能引导和指导我们在和平的道路上前进……有的人把专制与君主政体混为一谈,觉得很难把它们分开。因此,我所建议的政体首脑有一个显然较为温和的称号,但是一旦其他问题都得到解决,我认为很有理由采纳国王的称号。 
——[美]乔治·华盛顿《华盛顿选集》
(1)材料中“温和的称号”指什么政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易斯·尼古拉上校为什么要提此建议。(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华盛顿没有接受该建议的原因。(8分)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26分)阅读材料,加深对美国与欧洲关系的认识。
材料一 如果我们卷进欧洲事务,与他们的政治兴衰人为地联系在一起,或与他们友好而结成同盟,或与他们敌对而发生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华盛顿告别辞(1796年)
材料二 1937年,面对世界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国会通过了更加严格的中立条款,提出所谓“现金和自运政策”,规定交战国只能从美国购买非军需产品,支付现金,然后用自己的商船将货物运走。1939年对30年代中期的中立法作了修改,废除了禁止出售武器的规定。总统把不列颠和不列颠帝国形容为“抵抗征服世界的先锋”,而美国则是“民主国家的巨大军火库”。
——摘编自[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等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期间,西欧国家已无需美国提供经济援助,因而在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动性。……与西欧和美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变化相似的是政治关系的相应变化。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尤其如此,戴高乐在各个领域里都推行其独立自主的政策。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关于处理美欧关系的观点。用一句话概括该告别辞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深远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美国1937年中立法和1939年中立法的异同点,分析美国1939年修改中立法的影响。(10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欧政治关系变化的原因。结合外交领域的史实,论证材料三中加下划线句子的观点。(8分)

  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1—2题。

1、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  ]

A、30°N—40°N西海岸 B、30°N—40°N东海岸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区

2、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单克隆抗体在医疗、诊断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英国科学家米尔斯坦和柯勒设计了一个用被免疫的B淋巴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实验,下图表示其实验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b是____\_;①过程是____\_,②表示在____\_上进行培养。③过程包括了体外培养和_______。(2)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选择B淋巴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3)如何判断经过②后的细胞就是杂交细胞?_______。(4)③过程如在体外培养,则需要的环境条件是(要求答5项)__________。(5)诱导动、植物细胞融合常用的一种化学诱导剂是__\_,植物体细胞杂交之前还需要___\_去除细胞壁,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杂交育种的________问题。

写作。

  六月六日是“全国爱眼日”。为此,某中学生英文报组织一次征文活动。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题目为《如何保护眼睛》-HowtoProtectOurEyes的征文稿,内容要点包括:1、眼睛的重要性;2、保护眼睛的措施:(1)不要长时间看书报;         (2)不要在太强或者太弱的光线下看书;         (3)坚持做眼保健操注意:词数:100~1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你认为应怎样正确评述以上两人的观点?

联系我们 用户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