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民国时期存在三大财团:华北财团、江浙财团、华南财团,其中江浙财团资本最为雄厚、所属工商金融机构最多、与政权的联系最为紧密,所以在民国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产生、发展与衰弱,在民族资产阶级中极具代表性,反映了资本主义在中国遭受的曲折与困境。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诸多商帮中,不仅有“晋商”,也有“徽商”,他们经商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与官府的关系,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而后起之秀的“宁波帮”则摒弃了前两者结托官府缺陷,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从而迅速崛起并闻名于世。……鸦片战争后,宁波崇商敬贾的社会风气愈益浓烈……宁波以商起家者衡宇相望,甚至出现了“满路皆商贾,穷愁独缙绅”的世情。

——郎咸平《天下宁波帮:诚信、团结、现代商业意识》

材料二    江浙财团最早的雏形是宁波商帮。“宁波帮”源于宁波而成于上海。鸦片战争后,宁波人开始向上海进军,最初主要从事商业、沙船运输业和钱庄业,19世纪晚期随着西方经济的进一步入侵,“宁波帮”又向近代工业企业和新式银行扩展,在这一过程中,“宁波帮”还扩展该帮成员,其联络对象由宁波籍扩大到浙江、江苏籍,甚至包括安徽籍,因此“宁波帮”演变扩大为“大宁波帮”——“江浙财团”。……至中华民国初期,江浙籍人士控制的银行已成为上海金融界最重要的力量,江浙财团至此正式崛起并达到鼎盛时期。

“江浙财团”投资人和主办人大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有些是北洋时期的军阀官僚,出身于买办,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不少集团带有较浓厚的官僚买办资本主义倾向,但其民族资本成份则是主要的。其代表人物曾表现过一定程度的反帝﹑反官僚军阀政府的积极性。三十年代随着日本入侵的威胁日益临近,国民政府对经济的统制程度日渐加深,至1935年时,全国2566家银行有1971家被国民政府控制,江浙财团在经济上逐渐失去主导地位,它们中许多银行和企业被兼并,逐步地沦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附庸。这种局面的形成,标志着江浙财团开始瓦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近代“宁波帮”和传统商帮的区别,概括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浙财团”最终走向衰弱和瓦解的原因。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商业革命的影响        D.亚洲人口的膨胀

 

清代学者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说“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一记载反映了(    )

A.棉种植的扩展              B.棉布的普及

C.棉纺业成为新兴部门         D.棉纺技术的提高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  )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主专制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造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都是(    )

A.实业救国的具体实践 B.属于资本主义工业

C.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D.属于近代洋务企业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方向”是指

A.增强企业的活力       B.下放权力以让利

C.转换和创新体制       D.调整好工业政策

 

联系我们 用户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