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家庭制度改革是商鞅变法中移风易俗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秦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

——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二:秦是个体小家庭定型化时期,所谓定型化是指它不仅作为一个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亲属集团,而且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细胞;在政治上得到了国家的承认,是户籍的最基本单位;在经济上成为一个耕织结合在一起,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实体。

以一对夫妻为核心的小家庭,男耕女织,构成相互提携力最顽强的小圈子,家庭成员间在生产劳动中彼此毫不攀比,生产积极性高涨,父子戮力,相忍饥寒,朝夕艰苦从事。勤俭持家、艰苦奋斗良好民风的形成与自力更生个体小家庭的训练是分不开的。个体小家庭作为社会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其作用不可低估。直系个体小家庭成员间相互依存性最强,血缘关系简单,彼此亲合度达到最高点,父家长权、夫权降到最低点,因而也是最稳定的一种家庭形态。

——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

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的“陋俗”指什么?商鞅是如何消灭这一“陋俗”的?

(2)据材料二,概括秦国个体小家庭“定型化”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指出商鞅家庭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使商鞅家庭制度改革的根本原因和实质。

相关热点: 小家庭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著名作家老舍的《四世同堂》,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同时,也揭露了封建时代的大家庭背景。而今天,这样的大家庭越来越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家庭。这说明( )

A.小家庭要比大家庭好        B.家庭的结构是不断演化

C.家庭越来越不像家庭了      D.封建社会需要大家庭

 

创刊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家庭周报》,记录的是一个小家庭几十年来的变化,却折射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家庭周报》看似是一份家庭小报,实则是优秀文化对家风的浸润。《家庭周报》的创办和发展

①反映了时代发展和历史变迁

②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

③决定了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

④丰富了家庭成员的精神生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据记载,从西周至春秋中期,社会基本生产单位是父、子、孙三代的父系大家庭,而到了战国初期,基本生产单位则是“治田百亩”的“五口之家”或“八口之家”的小家庭。此变化说明

A.铁犁和牛耕得到了普及

B.西周井田制的生产方式开始瓦解

C.精耕细作农业已经形成 

D.个体小农生产组织形式逐渐形成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老陈一家提供家庭服务。在家庭会议时,因孙子患有厌食症,奶奶指责媳妇不会照顾家庭,抱怨连孙子的入学安排也需要自己操心提醒。社会工作者转向儿子和媳妇,鼓励儿子分享小家庭的生活,但奶奶很快就打断了儿子与社会工作者的谈话。为了改变老陈家庭内部的权力结构,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中的(  )技巧。
A.反映感受B.间接影响C.直接影响D.打破平衡

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汉社会的特点是()。

A、家族群居性

B、小家庭性

C、非宗法性

D、宗法性

联系我们 用户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