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杜鲁门政府在1947年发表咨文,声称“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60年代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奉行“两个半战争”的战略,即准备同时与苏联和中国打大战,在世界其他地区打局部战争。1970年2月,尼克松向国会提出咨文,将“两个半战争”改为“一个半战争”,即准备在欧洲或亚洲(同苏联)打一场全面战争,同时在其他地区打一场局部战争。1971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3年,美越达成结束越南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体面结束了越战。

——摘编自《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全球战略发生转变的影响。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阅渎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怀着深厚的感情。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此外,他主张“有教无类”,将崇高神圣的教育爱倾注到贫苦子弟的身上,他对待学生真诚无私,传播知识毫无保留。孟子提倡“尚志”,也就是重视立志,认为教师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为着某种信念,向着某个目标去奋斗,他还提倡“贵气”,即人应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脱离低级趣味;美其道,乐其业,即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以教为乐。董仲舒认为“圣化”的教师的首要条件就是热爱本职工作,“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东汉王充强调教师在学问上要做到“博”和“通”。

——摘编自章泽《中国古代教师素质观浅论》等

材料二 康有为指出,“大学之师,不论男女,择其专学精深奥妙实验有得者为之……大学更重德行。每日皆有歌诗说教,以辅翼其德,涵养其性”。这是他对大学教师的要求,在注重“精深”学问的同时,更把“德”摆在重要的位置。孙中山主张加强师德建设,必须形成一个弘扬正气、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氛围,而这一氛围的形成有赖于有效的激励机制。蔡元培主张改良讲义……反对大学讲义过于详尽,提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独立研究学问。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摘编自陈光明《近代教育家论教师队伍建设今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教师素质观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基础。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古代教师素质的要求相比,近代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发展。

据《史记》记载:到春秋晚期留存有诗歌3000多篇,后来孔子十取其一,整理成《诗经》,就剩下了305篇。对孔子“删诗”合理的解释是,这一时期的诗歌大多

A.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B.背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说念

C.时间久远脱离现实          D.反映了未受教化的民众生活

 

清末、民国时期,星期制获得普遍推行。同时,一些人以盲目西化为由主张取缔星期制,一些人试图用十日一休的“旬日”古制取代星期制,一些人通过诉诸历史证明这一习俗在中国“古已有之”。这反映出

A.西学东渐促成思想自由多元

B.大众舆论制约社会治理成效

C.国人具有文化民族主义心态

D.新式生活排斥中国传统文化

读19世纪到20世纪初“近代企业资本总额情况变化表”。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洋务运动企业的刺激与诱导

B.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C.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节制资本”,解决民生问题

 

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杜兰特指出:“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之斗争,是财富集中与分散之历史乐章的一部分”,并预言“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放宽自由,而社会主义的恐惧也迫使资本主义增加平等,东方是西方,而西方也是东方。不久,两者就要碰头。”为何如此?他在第三章“生物学与历史”中已经指出了三条教训:生命即是竞争、生命即是选择、生命必须繁衍。“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人类最终必然相向而行。

——摘编自《让历史真正“有意义”》

结合材料与所学现代史的史实,围绕“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联系我们 用户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