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相关热点: 大公报   遍及全国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1905年以来,《大公报》每年举行纪念征文活动,都以“立宪”为题。1908年的征文题目是“实现立宪之政体如何?”1910年的征文题目是“立宪国之要素,一曰国会,一曰宪法,然当预备立宪之时,究应先开国会后定宪法欤?亦应先颁宪法而后开国会欤?”这表明当时的《大公报》

A、对革命一直持观望的态度

B、反对清政府统治,但不支持共和

C、同情革命者,劝其放弃暴力

D、力促清政府进行立宪政治改良

在我国分布广泛、遍及全国的疟原虫是()。

A、恶性疟原虫

B、间日疟原虫

C、卵圆疟原虫

D、三日疟原虫

E、间日和三日疟原虫

1929年《大公报》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卖书广告,称:“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有法条、有判例、有轶闻,足为解决离婚问题之圭泉,足供改进法律之参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西方法律开始传人中国   B.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

C.大公报属于政论性报刊   D.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

 

1911年11月20日,天津《大公报》进行了一次征文评比,主题是“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获奖结果统计如下:

类别

主张君主立宪

主张民主立宪

主张调和者

篇数

10

2

4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君主立宪成为主流选择

C.评比结果具有明显的政治导向性   D.《大公报》实质上是政府的喉舌

 

[单选]()1952年,金庸由《大公报》调往何处编副刊?
A.《大公报月刊》
B.《香江晚报》
C.《新晚报》
D.《新港日报》
联系我们 用户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