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网 > “示范县”热点
题目”给定材料:

材料1:2012年2月22日,长城网刊登题为《中央媒体聚焦青县“好人现象”》的消息: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纷纷报道沧州青县“好人现象”,深入探究这个小城“道德传奇”背后的故事。2月12日,《光明日报》报道:“盘古故里好人多,慈行善举说不够……和谐社会阳光照,创造美好新清州(青县)”。这是河北青县举办的2012年春节晚会主题曲《德风浩荡满清州》的歌词,歌中的“盘古故里”是传说,但“好人多”则是不折不扣的现实。据统计,2001年以来的十年间,青县从基层涌现出的1300多位好人中评出县级道德模范720多名,受到国家、省市表彰的达50多人,其中1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人当选国家“百名优秀志愿者”,3人获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被评为省“百名百姓雷锋”和美德少年。去年10月,中央文明办在沧州隆重表彰“中国好人”,河北好人占了全国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沧州好人占了河北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而青县好人则占了沧州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形成了“好人扎堆”的“青县现象”,让“青县好人”成了品牌。早在2001年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时,青县县委就提出了“孝敬、友善、诚实、勤俭”的青县人道德标准,开展了评选“孝敬模范”和“教子模范”活动。此后,逐渐建立了以公民道德建设促进会、老年道德评议会和青年敬老协会为主的群众道德建设组织体系,形成了由党委统一领导、群众组织具体负责、百姓广泛参与的道德建设管理机制,搭建群众喜闻乐见的参与平台,吸纳参与者2.8万人,群众参与率达到60%以上,形成了村街(社区)“月评好人”“季评好人”,年底镇(局)评出道德模范、全县评出“感动青县”道德模范的好人海选机制。对涌现出的道德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宣传,他们将一年一度的县乡村“三干会”变成“群英会”,胸戴红花、手捧奖状的普通百姓、优秀公民成为会议的主角。他们通过电视专题栏目《德化人生》直播“青县好人”的事迹,让群众家喻户晓、人人敬重。对“感动青县”道德模范,不仅给予物质重奖,还铭刻在“道德楷模荣誉墙”上,让他们的名字世代相颂、万古流芳。此外,还发动单位、企业、个人成立了“青县好人后援会”,设立了“道德建设公益金”,对困难的道德模范家庭进行帮扶和救助,“让好人出名,让好人好报,让好人不吃亏”。一个只有40万人口,名不见经传的北方小县,怎么能涌现出如此多的道德模范?县委书记李新平说:“十年来,我们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使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崇尚好人,人人争做好人’的局面,促进道德感召的氛围始终聚而不散,愈加浓郁”。材料2:2012年2月13日,新华网刊发新华社通讯:沿着京沪高速公路通过天津进入青县界,一座写有“道德青县,爱心之城”的巨幅宣传牌让过往行人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并不太出名的小县城,来到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干净整洁的街道,而且可以感受到朴实的民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大街小巷到楼堂馆所,从街道宣传牌到电台、电视台节目,初到青县的外地人都会捕捉到这样一种信息:青县好,青县好人多!有一位老人叫周汝珍,作为青县康复敬老院院长,她23年像亲闺女一样照顾170多位孤残老人,给他们生的幸福;为125位老人送终,给他们死的尊严。有一个男人叫孙志军,他独自照料瘫痪妻子30年,从挣钱养家到求医问药,从吃喝拉撒到缝缝补补,孙志军一个人挑起所有家庭重担,对病妻不离不弃。有一对夫妻,收养脑瘫弃婴20年。夫妻二人省吃俭用,到处求医问药,对脑瘫孩子胜过亲生儿女,使这个曾被抛弃的弱小生命在人世间找到了最大的幸福。有一个少年叫吕希庆,背着双腿残疾的同学上学,从小学背到中学,整整8年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让人们看到了幼小的担当和古老的道义。有一名青年叫张强,他是一名企业家,更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出外洽谈业务时带着患有小脑萎缩症的母亲以便随时照顾,被传为佳话。有一个个体户叫王俊岗,20余年义务救助车祸伤者近30人,他不图回报,还经常为伤者垫付医疗费,人称活雷锋“王老救”。……青县为何好人多?除了制度、机制作用外,还是坚持走群众路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果。宣传的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看似平常却不平凡的好人好事,推出的道德模范都是土生土长的乡亲,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容易学、效果好,拉近了道德建设和老百姓的距离,在老百姓中营造出了道德养成的氛围。群众的道德观念强了,是非标准对了,社会风气好了,很多社会矛盾、纠纷和冲突自然而然得到有效化解,实现了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的统一,好人好事增多,争做道德模范蔚然成风,信访量连年下降,刑事治安案件年均减少10%。青县的道德建设经验表明,社会和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好坏。通过弘扬社会正气、宣传高尚情操,引导人们形成一个良好的主流价值观,在好人好事成为普遍现象的同时,自私、狭隘甚至抱怨、仇恨、敌视等不和谐的因素也自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由于社会环境和谐向上,全县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先后获得“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先进单位”“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县”“全省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材料3:青县县委认为,作为地方党委、政府,不仅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要教育民众,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公民道德是软实力,软实力也是硬道理。由于领导重视,认识到位,青县一直把公民道德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把看起来不好量化、很容易做“虚”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实”。大力选树既体现先进性又体现社会性的道德典型,大张旗鼓地表彰、宣传、推广好人好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好人好事在该县形成规模、声势和氛围,发挥规模效应,凝成一股正气,使先进感到光荣,后进感到难容。公民道德建设不仅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都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了“经济强县、和谐青县”的建设步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青县持之以恒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社会环境和谐稳定。2011年,一个携6.5亿元项目的客商考察了附近多个县市,最终落户青县,理由只有一个:青县社会风气好。梧桐树茂,引凤来仪。位于青县马厂镇的韩商工业园内,八成以上企业是外地客商投资兴建,机箱工业园区发展也已形成规模。镇长李维忠介绍,由于马厂镇抓道德文化建设和发展环境建设十年不松懈,最终形成了群贤毕至的可喜现象:2007年全镇招商引资2亿元,2008年达到3亿元,2010年升至6亿多元,2011年突破9亿元!2011年,青县财政收入达到10.5亿元,5年翻了一番半,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4年跃升了10个位次,上升到第30名。目前,青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强最大的输油气钢管制造基地、环京津地区最大的针织毛衫生产加工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电子机箱配套加工基地。在前不久首批发布的全国40个“宜居宜业典范城市”中,河北青县榜上有名。材料4:2012年3月14日长城网消息:率先实行新农合、新城合、新农保的青县,民生保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凸显,各地都在进行着不同方式的探索,但目前仍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法。青县为了让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农民同样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最近出台了《青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办法》,对全县11250名失地农民,由政府斥资一亿六千万全部给予补贴,其中5540人根据个人意愿纳入了企业职工保障体系。给农民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这在全国是首例。早在几年前,青县率先推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时,县财政就进行大笔的投入,因为保障标准每人每月提高了50元,县财政为此每年就要多支付五千万元。县委书记李新平说:“助人为乐、服务人民不仅是老百姓的事,更是政府的执政理念。各项社会事业要真干,政府首先要为老百姓着想,老百姓才会响应支持政府工作,青县的系列民生工程与道德建设是同一根茎上生出的花朵。”青县多年前是沧州的一个穷县,但十年来却一直是“人口财政小县,民生大县”。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基本采用的是青县模式,“新城合”(城市无单位人员、失业人员合作医疗)、农民合作养老均由青县率先发起,青县村民自治新模式、农民合作养老先后成为中国基层政府创新样板。贫困学子保障等多项民生创举均获得了社会广泛赞誉。这些举措,意味着政府宁愿过紧日子,也要把幸福给老百姓。事实上,一系列大的民生投入,不但没有将青县财政拖垮,由此而来的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反而为当地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势头,成就了一个平原小县的德政之路。材料5:2011年12月5日《河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但社会事业相对滞后,造成“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当前我们已走过了单纯注重经济发展的阶段,进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总体要求,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提出未来五年河北发展的“双子目标”。经济强省,就是总量要大,素质要高,结构要优,活力要足,质量要好;和谐河北,就是生活品质提高,文明程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是对综合实力的高度概括,既包含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等外在状况,又包含经济结构、质量效益、人均数量等内涵要求;既包括经济发展指标,又包括社会发展指标;既反映经济、科技、生态等构成的硬实力,又反映政治、文化、社会管理等方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材料

1.中国卫生部2008年9月11日晚指出,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中国卫生部专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日晚则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三鹿集团公司决定立即全部召回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此前,三鹿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密切关注奶粉致病事件,已派人赴相关地区了解情况,并全力配合有关部门调查。

11日白天,甘肃省卫生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向媒体通报了部分婴儿泌尿系统结石病因调查情况,目前,该省共上报病例59例,死亡l例,以农村患儿为多。

早在7月16日,甘肃省卫生厅就已开始调查部分婴儿泌尿系统结石病因。当日,当地一家医院通过电话向卫生厅报告,称2008年该院收治的婴儿患泌尿系统结石病例明显增多,近几个月已达十几例,经了解均食用了同一品牌的配方奶粉。接到该报告后,甘肃省卫生厅立即组成调查组展开调查。在初步调查之后,甘肃省卫生厅随即向中国卫生部做了汇报,并根据卫生部要求展开流行病学调查。

此外,江苏、陕西、湖北等地医疗机构也陆续收治了多例婴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婴儿均处于哺乳期,均曾经服用过或仍在服用同一品牌奶粉。经过精心救治,大多数患儿已经康复出院。

2.2008年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卫生部牵头,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农业部、公安部、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参加,共同做好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处置工作。

"I级响应"就是命令。从这一刻开始,相关部门合力出击,各级政府积极配合,为保护婴幼儿的生命与健康,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

9月16日,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卫生部、财政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召开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医疗救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要建立分层、分级、分区域的医疗救治原则,确保对患儿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马晓伟说,县医院主要承担患儿的诊断筛查和轻症患儿治疗的工作,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儿要转诊到设区的市级以上医院,对重症、疑难的患儿要集中收治到设有儿科、综合实力强的省级定点医院。卫生部将有针对性地向重点省份派出部级诊疗专家组,深入地方,提供技术指导。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卫生部的要求,成立以儿科、小儿肾内科、超声科、放射科等专业专家组成的省级诊疗专家组,根据基层实际需要,充分发挥诊疗专家组的作用,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工作进行现场指导,提高诊疗能力。

马晓伟说,重症患儿救治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迅速调动当地力量,集中相关专家,集中医疗资源,在设有儿科、综合实力强的三级医院或三级儿童医院集中收治重症患儿。对疑难、重症病例,要及时组织会诊、抢救,必要时安排转诊。要尽可能降低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力争不出现新发死亡病例。集中收治患儿的定点医院要预留相当数量的床位。

据了解,根据国务院要求,对经筛查确诊的患儿实行免费救治,诊疗费用由接诊医疗机构先行垫付,之后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支付。医疗机构不得拒诊患儿,要"早治、快治、精治".

3.2008年9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决定从即日起,停止所有食品类生产企业获得的国家免检产品资格,相关企业要立即停止其国家免检资格的相关宣传活动,其生产的产品和印制在包装上已使用的国家免检标志不再有效。

公告称,鉴于近期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部分企业生产的个别批次的婴幼儿配芳乳粉检出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考虑到食品的特殊性和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因素的复杂性,为进一步加大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经研究决定,停止实行食品类生产企业国家免检。

据介绍,为了促进企业提高质量,避免各种重复性的检查,减轻企业负担,从2000年开始,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组织实施了产品质量国家免检制度。企业获得免检,需自愿申报,产品必须达到质量长期稳定、市场占有率高、质量保障体系健全等条件,经国家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连续三次以上抽查合格后,才能确定为免检产品。免检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定期报告质量状况。质检总局每年组织对免检产品开展国家监督抽查,实施严格监管,确保产品质量。

4.如今,从毒奶粉到注水肉,从毒大米到吊白干腐竹,从毒多宝鱼到红心鸭蛋,每一例个案的曝光,都引发人们的思考。调查表明,国内消费者对任何一类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均低于50%,我们与食品之间的关系从未恶化到今天这个地步。

从民生角度说,这种危机无疑是对"民以食为天"的极大挑衅。"吃得不放心",在相当程度上将"吃得饱"这一来之不易的成就给抹煞了。

5.2008年4月15日上午,湖北省政府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通报2007年全省食品安全状况,研究部署2008年全省食品安全工作,梳理当前机构改革期间食品安全工作思路。

赵斌副省长首先肯定2007年全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主要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步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满意度逐步提高,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食品安全状况不断好转。同时指出,食品安全基础还不够牢实,食品安全隐患仍然不少,形势还不容乐观,容不得半点疏忽。2008年是奥运年,食品安全工作也和奥运工作息息相关,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警觉,始终把食品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居安思危,常抓不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抓好各个环节、各个时期、各个品种的监管,切实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他强调,目前,国务院机构改革正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湖北省如何调整,什么时候调整,还有一个过程,有关部门不能等待观望,要一如既往地抓好全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无论怎么调整变化,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目的和要求不会变。各级政府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支持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保障措施到位、资金投入到位和督促检查到位。要按照建立"两个链条、两个体系、一个网络"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保证食品安全工作高效、有序运转。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责任链延伸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责任意识,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严守阵地,把好关口,认真履行自己应有的职责,按照现行责任分工,毫不动摇地抓好工作落实。同时,要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做到对食品安全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真正形成完整的食品安全监。管链,实现有效链接、无缝监管,共同筑牢全省食品安全防线,切实抓好"从农田到餐桌"各个环节的监管措施落实。

最后他要求,要突出抓好食品安全监管重点工作,继续抓好以粮、油、肉、奶、蔬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食品的监管,要继续巩固专项整治已取得的成果,按照整顿一个品种,规范一个行业的原则,有重点、有步骤地抓好食品安全四大环节的专项整治。要加大督查督办和综合执法力度,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始终保持食品安全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大力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通过开展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网络体系,消除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盲区。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宣传引导,着力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妥善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不断开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新局面,向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答卷。

6.2008年4月10日至11日,全国进出口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在广东湛江召开。会议认真分析了进出口食品安全工作出现的新情况、面临的新挑战,对2008年的进出口食品安全工作进行部署。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指出,2007年是我国质量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质检系统艰苦奋斗,取得卓越成绩的一年。在声势浩大的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特殊战役中,全国进出口食品安全工作战线上的同志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强烈的使命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扎实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国外炒作,扎实推进进出口食品安全标准法规体系建设,扎实实施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扎实推进进出口食品企业卫生注册工作,扎实开展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国际合作,在关键时候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007年我国进出口食品(不包括小麦、玉米、大豆、水果等)总额达到471.09亿美元,同比增长16.47%,取得可喜的成绩。

魏传忠强调,当前,我国的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在进一步强化,并呈现新的表现形式,确保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促进食品出口的任务仍然艰巨,并面临很大的挑战。各级质检部门必须紧紧围绕"好字优先、分类监管、完善体系、扶优汰劣"的宗旨,按照国家质

[问答题,材料题,分析]近日,中央有关领导和省委领导,对青县公民道德建设的做法作出重要批示,给予高度肯定。假如××县要落实领导批示,推广青县经验,请你参考给定资料,谈谈该县应该做哪些工作。(20分)要求:内容确切,层次清晰,简明扼要,200字。资料12012年2月22日,长城网刊登题为《中央媒体聚焦青县“好人现象”》的消息: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纷纷报道沧州青县“好人现象”,深入探究这个小城“道德传奇”背后的故事。2月12日,《光明日报》报道:“盘古故里好人多,慈行善举说不够……和谐社会阳光照,创造美好新清州(青县)”。这是河北青县举办的2012年春节晚会主题曲《德风浩荡满清州》的歌词,歌中的“盘古故里”是传说,但“好人多”则是不折不扣的现实。据统计,2001年以来的十年间,青县从基层涌现出的1300多位好人中评出县级道德模范720多名,受到国家、省市表彰的达50多人,其中1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人当选国家“百名优秀志愿者”,3人获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被评为省“百名百姓雷锋”和美德少年。去年10月,中央文明办在沧州隆重表彰“中国好人”,河北好人占了全国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沧州好人占了河北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而青县好人则占了沧州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形成了“好人扎堆”的“青县现象”,让“青县好人”成了品牌。早在2001年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时,青县县委就提出了“孝敬、友善、诚实、勤俭”的青县人道德标准,开展了评选“孝敬模范”和“教子模范”活动。此后,逐渐建立了以公民道德建设促进会、老年道德评议会和青年敬老协会为主的群众道德建设组织体系,形成了由党委统一领导、群众组织具体负责、百姓广泛参与的道德建设管理机制,搭建群众喜闻乐见的参与平台,吸纳参与者2.8万人,群众参与率达到60%以上,形成了村街(社区)“月评好人”“季评好人”,年底镇(局)评出道德模范、全县评出“感动青县”道德模范的好人海选机制。对涌现出的道德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宣传,他们将一年一度的县乡村“三干会”变成“群英会”,胸戴红花、手捧奖状的普通百姓、优秀公民成为会议的主角。他们通过电视专题栏目《德化人生》直播“青县好人”的事迹,让群众家喻户晓、人人敬重。对“感动青县”道德模范,不仅给予物质重奖,还铭刻在“道德楷模荣誉墙”上,让他们的名字世代相颂、万古流芳。此外,还发动单位、企业、个人成立了“青县好人后援会”,设立了“道德建设公益金”,对困难的道德模范家庭进行帮扶和救助,“让好人出名,让好人好报,让好人不吃亏”。一个只有40万人口,名不见经传的北方小县,怎么能涌现出如此多的道德模范?县委书记李新平说:“十年来,我们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使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崇尚好人,人人争做好人’的局面,促进道德感召的氛围始终聚而不散,愈加浓郁”。资料22012年2月13日,新华网刊发新华社通讯:沿着京沪高速公路通过天津进入青县界,一座写有“道德青县,爱心之城”的巨幅宣传牌让过往行人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并不太出名的小县城,来到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干净整洁的街道,而且可以感受到朴实的民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大街小巷到楼堂馆所,从街道宣传牌到电台、电视台节目,初到青县的外地人都会捕捉到这样一种信息:青县好,青县好人多!有一位老人叫周汝珍,作为青县康复敬老院院长,她23年像亲闺女一样照顾170多位孤残老人,给他们生的幸福;为125位老人送终,给他们死的尊严。有一个男人叫孙志军,他独自照料瘫痪妻子30年,从挣钱养家到求医问药,从吃喝拉撒到缝缝补补,孙志军一个人挑起所有家庭重担,对病妻不离不弃。有一对夫妻,收养脑瘫弃婴20年。夫妻二人省吃俭用,到处求医问药,对脑瘫孩子胜过亲生儿女,使这个曾被抛弃的弱小生命在人世间找到了最大的幸福。有一个少年叫吕希庆,背着双腿残疾的同学上学,从小学背到中学,整整8年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让人们看到了幼小的担当和古老的道义。有一名青年叫张强,他是一名企业家,更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出外洽谈业务时带着患有小脑萎缩症的母亲以便随时照顾,被传为佳话。有一个个体户叫王俊岗,20余年义务救助车祸伤者近30人,他不图回报,还经常为伤者垫付医疗费,人称活雷锋“王老救”。……青县为何好人多?除了制度、机制作用外,还是坚持走群众路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果。宣传的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看似平常却不平凡的好人好事,推出的道德模范都是土生土长的乡亲,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容易学、效果好,拉近了道德建设和老百姓的距离,在老百姓中营造出了道德养成的氛围。群众的道德观念强了,是非标准对了,社会风气好了,很多社会矛盾、纠纷和冲突自然而然得到有效化解,实现了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的统一,好人好事增多,争做道德模范蔚然成风,信访量连年下降,刑事治安案件年均减少10%。青县的道德建设经验表明,社会和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好坏。通过弘扬社会正气、宣传高尚情操,引导人们形成一个良好的主流价值观,在好人好事成为普遍现象的同时,自私、狭隘甚至抱怨、仇恨、敌视等不和谐的因素也自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由于社会环境和谐向上,全县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先后获得“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先进单位”“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县”“全省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资料3青县县委认为,作为地方党委、政府,不仅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要教育民众,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公民道德是软实力,软实力也是硬道理。由于领导重视,认识到位,青县一直把公民道德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把看起来不好量化、很容易做“虚”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实”。大力选树既体现先进性又体现社会性的道德典型,大张旗鼓地表彰、宣传、推广好人好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好人好事在该县形成规模、声势和氛围,发挥规模效应,凝成一股正气,使先进感到光荣,后进感到难容。公民道德建设不仅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都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了“经济强县、和谐青县”的建设步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青县持之以恒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社会环境和谐稳定。2011年,一个携6.5亿元项目的客商考察了附近多个县市,最终落户青县,理由只有一个:青县社会风气好。梧桐树茂,引凤来仪。位于青县马厂镇的韩商工业园内,八成以上企业是外地客商投资兴建,机箱工业园区发展也已形成规模。镇长李维忠介绍,由于马厂镇抓道德文化建设和发展环境建设十年不松懈,最终形成了群贤毕至的可喜现象:2007年全镇招商引资2亿元,2008年达到3亿元,2010年升至6亿多元,2011年突破9亿元!2011年,青县财政收入达到10.5亿元,5年翻了一番半,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4年跃升了10个位次,上升到第30名。目前,青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强最大的输油气钢管制造基地、环京津地区最大的针织毛衫生产加工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电子机箱配套加工基地。在前不久首批发布的全国40个“宜居宜业典范城市”中,河北青县榜上有名。资料42012年3月14日长城网消息:率先实行新农合、新城合、新农保的青县,民生保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凸显,各地都在进行着不同方式的探索,但目前仍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法。青县为了让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农民同样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最近出台了《青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办法》,对全县11250名失地农民,由政府斥资一亿六千万全部给予补贴,其中5540人根据个人意愿纳入了企业职工保障体系。给农民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这在全国是首例。早在几年前,青县率先推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时,县财政就进行大笔的投入,因为保障标准每人每月提高了50元,县财政为此每年就要多支付五千万元。县委书记李新平说:“助人为乐、服务人民不仅是老百姓的事,更是政府的执政理念。各项社会事业要真干,政府首先要为老百姓着想,老百姓才会响应支持政府工作,青县的系列民生工程与道德建设是同一根茎上生出的花朵。”青县多年前是沧州的一个穷县,但十年来却一直是“人口财政小县,民生大县”。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基本采用的是青县模式,“新城合”(城市无单位人员、失业人员合作医疗)、农民合作养老均由青县率先发起,青县村民自治新模式、农民合作养老先后成为中国基层政府创新样板。贫困学子保障等多项民生创举均获得了社会广泛赞誉。这些举措,意味着政府宁愿过紧日子,也要把幸福给老百姓。事实上,一系列大的民生投入,不但没有将青县财政拖垮,由此而来的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反而为当地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势头,成就了一个平原小县的德政之路。资料52011年12月5日《河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但社会事业相对滞后,造成“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当前我们已走过了单纯注重经济发展的阶段,进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总体要求,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提出未来五年河北发展的“双子目标”。经济强省,就是总量要大,素质要高,结构要优,活力要足,质量要好;和谐河北,就是生活品质提高,文明程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是对综合实力的高度概括,既包含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等外在状况,又包含经济结构、质量效益、人均数量等内涵要求;既包括经济发展指标,又包括社会发展指标;既反映经济、科技、生态等构成的硬实力,又反映政治、文化、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软实力,体现了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的主要内涵。经济强省与和谐河北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建设经济强省为建设和谐河
[问答题,材料题,分析]青县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许多方面都形成了宝贵的经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简要概括其在“激发群众的道德建设热情,形成浓厚的道德感召氛围”方面的成功经验。(20分)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简练,200字。资料12012年2月22日,长城网刊登题为《中央媒体聚焦青县“好人现象”》的消息: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纷纷报道沧州青县“好人现象”,深入探究这个小城“道德传奇”背后的故事。2月12日,《光明日报》报道:“盘古故里好人多,慈行善举说不够……和谐社会阳光照,创造美好新清州(青县)”。这是河北青县举办的2012年春节晚会主题曲《德风浩荡满清州》的歌词,歌中的“盘古故里”是传说,但“好人多”则是不折不扣的现实。据统计,2001年以来的十年间,青县从基层涌现出的1300多位好人中评出县级道德模范720多名,受到国家、省市表彰的达50多人,其中1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人当选国家“百名优秀志愿者”,3人获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被评为省“百名百姓雷锋”和美德少年。去年10月,中央文明办在沧州隆重表彰“中国好人”,河北好人占了全国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沧州好人占了河北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而青县好人则占了沧州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形成了“好人扎堆”的“青县现象”,让“青县好人”成了品牌。早在2001年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时,青县县委就提出了“孝敬、友善、诚实、勤俭”的青县人道德标准,开展了评选“孝敬模范”和“教子模范”活动。此后,逐渐建立了以公民道德建设促进会、老年道德评议会和青年敬老协会为主的群众道德建设组织体系,形成了由党委统一领导、群众组织具体负责、百姓广泛参与的道德建设管理机制,搭建群众喜闻乐见的参与平台,吸纳参与者2.8万人,群众参与率达到60%以上,形成了村街(社区)“月评好人”“季评好人”,年底镇(局)评出道德模范、全县评出“感动青县”道德模范的好人海选机制。对涌现出的道德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宣传,他们将一年一度的县乡村“三干会”变成“群英会”,胸戴红花、手捧奖状的普通百姓、优秀公民成为会议的主角。他们通过电视专题栏目《德化人生》直播“青县好人”的事迹,让群众家喻户晓、人人敬重。对“感动青县”道德模范,不仅给予物质重奖,还铭刻在“道德楷模荣誉墙”上,让他们的名字世代相颂、万古流芳。此外,还发动单位、企业、个人成立了“青县好人后援会”,设立了“道德建设公益金”,对困难的道德模范家庭进行帮扶和救助,“让好人出名,让好人好报,让好人不吃亏”。一个只有40万人口,名不见经传的北方小县,怎么能涌现出如此多的道德模范?县委书记李新平说:“十年来,我们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使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崇尚好人,人人争做好人’的局面,促进道德感召的氛围始终聚而不散,愈加浓郁”。资料22012年2月13日,新华网刊发新华社通讯:沿着京沪高速公路通过天津进入青县界,一座写有“道德青县,爱心之城”的巨幅宣传牌让过往行人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并不太出名的小县城,来到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干净整洁的街道,而且可以感受到朴实的民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大街小巷到楼堂馆所,从街道宣传牌到电台、电视台节目,初到青县的外地人都会捕捉到这样一种信息:青县好,青县好人多!有一位老人叫周汝珍,作为青县康复敬老院院长,她23年像亲闺女一样照顾170多位孤残老人,给他们生的幸福;为125位老人送终,给他们死的尊严。有一个男人叫孙志军,他独自照料瘫痪妻子30年,从挣钱养家到求医问药,从吃喝拉撒到缝缝补补,孙志军一个人挑起所有家庭重担,对病妻不离不弃。有一对夫妻,收养脑瘫弃婴20年。夫妻二人省吃俭用,到处求医问药,对脑瘫孩子胜过亲生儿女,使这个曾被抛弃的弱小生命在人世间找到了最大的幸福。有一个少年叫吕希庆,背着双腿残疾的同学上学,从小学背到中学,整整8年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让人们看到了幼小的担当和古老的道义。有一名青年叫张强,他是一名企业家,更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出外洽谈业务时带着患有小脑萎缩症的母亲以便随时照顾,被传为佳话。有一个个体户叫王俊岗,20余年义务救助车祸伤者近30人,他不图回报,还经常为伤者垫付医疗费,人称活雷锋“王老救”。……青县为何好人多?除了制度、机制作用外,还是坚持走群众路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果。宣传的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看似平常却不平凡的好人好事,推出的道德模范都是土生土长的乡亲,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容易学、效果好,拉近了道德建设和老百姓的距离,在老百姓中营造出了道德养成的氛围。群众的道德观念强了,是非标准对了,社会风气好了,很多社会矛盾、纠纷和冲突自然而然得到有效化解,实现了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的统一,好人好事增多,争做道德模范蔚然成风,信访量连年下降,刑事治安案件年均减少10%。青县的道德建设经验表明,社会和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好坏。通过弘扬社会正气、宣传高尚情操,引导人们形成一个良好的主流价值观,在好人好事成为普遍现象的同时,自私、狭隘甚至抱怨、仇恨、敌视等不和谐的因素也自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由于社会环境和谐向上,全县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先后获得“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先进单位”“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县”“全省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资料3青县县委认为,作为地方党委、政府,不仅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要教育民众,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公民道德是软实力,软实力也是硬道理。由于领导重视,认识到位,青县一直把公民道德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把看起来不好量化、很容易做“虚”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实”。大力选树既体现先进性又体现社会性的道德典型,大张旗鼓地表彰、宣传、推广好人好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好人好事在该县形成规模、声势和氛围,发挥规模效应,凝成一股正气,使先进感到光荣,后进感到难容。公民道德建设不仅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都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了“经济强县、和谐青县”的建设步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青县持之以恒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社会环境和谐稳定。2011年,一个携6.5亿元项目的客商考察了附近多个县市,最终落户青县,理由只有一个:青县社会风气好。梧桐树茂,引凤来仪。位于青县马厂镇的韩商工业园内,八成以上企业是外地客商投资兴建,机箱工业园区发展也已形成规模。镇长李维忠介绍,由于马厂镇抓道德文化建设和发展环境建设十年不松懈,最终形成了群贤毕至的可喜现象:2007年全镇招商引资2亿元,2008年达到3亿元,2010年升至6亿多元,2011年突破9亿元!2011年,青县财政收入达到10.5亿元,5年翻了一番半,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4年跃升了10个位次,上升到第30名。目前,青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强最大的输油气钢管制造基地、环京津地区最大的针织毛衫生产加工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电子机箱配套加工基地。在前不久首批发布的全国40个“宜居宜业典范城市”中,河北青县榜上有名。资料42012年3月14日长城网消息:率先实行新农合、新城合、新农保的青县,民生保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凸显,各地都在进行着不同方式的探索,但目前仍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法。青县为了让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农民同样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最近出台了《青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办法》,对全县11250名失地农民,由政府斥资一亿六千万全部给予补贴,其中5540人根据个人意愿纳入了企业职工保障体系。给农民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这在全国是首例。早在几年前,青县率先推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时,县财政就进行大笔的投入,因为保障标准每人每月提高了50元,县财政为此每年就要多支付五千万元。县委书记李新平说:“助人为乐、服务人民不仅是老百姓的事,更是政府的执政理念。各项社会事业要真干,政府首先要为老百姓着想,老百姓才会响应支持政府工作,青县的系列民生工程与道德建设是同一根茎上生出的花朵。”青县多年前是沧州的一个穷县,但十年来却一直是“人口财政小县,民生大县”。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基本采用的是青县模式,“新城合”(城市无单位人员、失业人员合作医疗)、农民合作养老均由青县率先发起,青县村民自治新模式、农民合作养老先后成为中国基层政府创新样板。贫困学子保障等多项民生创举均获得了社会广泛赞誉。这些举措,意味着政府宁愿过紧日子,也要把幸福给老百姓。事实上,一系列大的民生投入,不但没有将青县财政拖垮,由此而来的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反而为当地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势头,成就了一个平原小县的德政之路。资料52011年12月5日《河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但社会事业相对滞后,造成“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当前我们已走过了单纯注重经济发展的阶段,进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总体要求,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提出未来五年河北发展的“双子目标”。经济强省,就是总量要大,素质要高,结构要优,活力要足,质量要好;和谐河北,就是生活品质提高,文明程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是对综合实力的高度概括,既包含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等外在状况,又包含经济结构、质量效益、人均数量等内涵要求;既包括经济发展指标,又包括社会发展指标;既反映经济、科技、生态等构成的硬实力,又反映政治、文化、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软实力,体现了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的主要内涵。经济强省与和谐河北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建设经济强省为建设和谐河北提供雄厚的物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