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网 > “光明网”热点

【案例一】

“终于通关了,手机话费我来啦。”河北网友陈馨6月20日清晨在《端午小状元》手机游戏中兴奋地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陈馨是这个端午节文化竞答小游戏的第30万名通关玩家,这天晚些时候,她将和家人一道出行。端午三天小长假,她已为自己和家人选好了一处农家乐。“大家出行路上都玩一下这个吧,太长知识啦!收拾行李去咯。”陈馨在朋友圈里留下了这样的留言。此时,在《网络中国节·端午》的专题页面上,游戏的通关证明——爱国粽子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

“网络中国节”主题活动是光明网与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联手推出的“国学大观园”系列活动中的一个。本次活动期间,“端午”专题包含端午节起源、风俗、文化、诗词欣赏以及漫画、图解,还推出“书说端午”视频节目,同时约请国学大师、专家学者与大家共聊“端午话题”,活动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同步推出“炫融特刊”“闯关游戏”等多种移动端产品。端午前夕,光明网通过手机向网友推送“小明过中国节”炫融特刊。特刊中身着唐装的小明穿越回古代,通过生动活泼的动画形式带网友过一回端午。此外,小明还邀请大家到端午留言板上提建议、晒祝福。在开设的闯关抢爱国粽子游戏环节中,网友还可以将自己闯关得到的爱国粽子写上祝福语通过微信发送给亲朋好友。

系列活动被数以百计的媒体平台转载、报道和分享。截止至端午节晚八点,专题阅读量已超千万余次、留言达792条,炫融特刊的总阅读量达600万余次。

【案例分析】

1.试分析“网络中国节”主题活动举办成功的原因。(字数在150字以内)(5分)

2.你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与互联网可以有什么样的互补性?(字数在200字以内)(10分)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评价中国人的道德,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主流是好的。——摘编自光明网: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回答记者问材料2198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逆向种族主义”思潮认为,中国人是“丑陋”的,中华文化是“酱缸文化”,必须推倒重来。但今天来看,这种思潮的确是过于偏激了,因为它解释不了为什么在近代以前的历史长河,中华文明能够长期占据世界之巅?为什么中国人能够长期享受着远高于西方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它也解释不了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何以能够长期快速地发展?它更解释不了为什么在今天西方文明已经颓势尽显的情况下,中国却依然保持了勃勃生机?——摘编自《法制日报》(光明网)材料3“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前肯定要面临很多挑战。”按马克思主义观念来看,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迟早要发生变化……传统文化虽可重建,却不应因此肆意破坏已有的文化精髓。近年来,由“三俗”之风引起的祭拜活动、恶意炒作、低俗影视作品已混淆了基本的是非观念,丧失了道德底线。更有人大搞功利主义,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帜进行商业炒作,唯利是图。对于这种现象。文化部部长蔡武曾提出严厉批评,强调对待传统文化,一要心存敬畏,二要心存感恩之情。——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材料4我们确实应当学习人类的一切先进文化,但是我们不能割断自己的历史与文化。既不能夜郎自大,又不能妄自菲薄,不能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道德文化资源,它们应当在现代化进程中获得新生。我们需要借鉴国外优秀的研究成果,需要充分挖掘与借鉴传统的优秀思想资源,但是必须警惕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必须坚持文化的主体性,必须警惕生搬硬套,必须注意不同语境下的问题差别及理论解释的有效性。我们需要理论创新,但是,这种理论创新必须是扎根生活、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而不是闭门造车、玩弄概念、哗众取宠的。——摘自2009年1月13日《光明日报》:伦理学理论发展30年请回答:
结合材料回答,“逆向种族主义”思潮的错误所在以及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